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版阿祥
正版阿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9,616
  • 关注人气:10,5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2012-12-06 16:50:58)
标签:

旅游

分类: 光影万象(图文纪实)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罗会祥  文/摄影

 

    上初中,就知道了马六甲,在那很远很远的南洋,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在以后的许多年里,马六甲不断地的被提起,因为它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还因为那里聚集着许许多多的华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与中国大陆息息相关。

    原来,我对马六甲的了解,也就是那个海峡而已。这次进入马来西亚境内,才脚踏实地站在了马六甲的土地上,原来,马六甲不只是一个海峡,还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州府设在马六甲市。马来西亚一共13个州,其中九个州现在还贡着一个活着的皇帝,也就是说,全国现有9个皇帝。每五年一次大选,轮流由一个皇帝住进大皇宫,代表马来西亚的国王。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是四个没有皇帝的州之一,行政管理实行内阁制,以首席部长为州行政首长。

    作为一个州,马六甲非常古老,古城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从16世纪开始,先后沦为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马六甲古城建立之后,从1405年至1435年,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在马六甲落脚,市内还有很多建筑以“三保”命名,比如,三保街、三保庙、三保井、三保山,等等,都是后人纪念郑和这位中国使者的历史文物。

    马六甲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23个工业园内容纳500家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台湾和新加坡的工厂,也是南洋的一个世界制造中心。

    十几年前,马来西亚就对中国大陆开放,因其千丝万缕的血脉情缘,马六甲自然成为大陆游客观光的必经之地。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进入马六甲过这座大桥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风光如画的马六甲河滨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古老的水车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河岸就像一个画廊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红屋,东方最古老的荷兰建筑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红屋建筑群中的基督堂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殖民时代的商船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河大桥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一望无际的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远眺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由此通向三保山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三保像不高,立于三保庙内右边的一个角落。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三保井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三保庙内多是中国游客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市郊的建筑也很别致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的红棕非常抢眼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郊外小景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市内建筑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