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百闻不如一见(多图)
罗会祥 文/摄影
上初中,就知道了马六甲,在那很远很远的南洋,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在以后的许多年里,马六甲不断地的被提起,因为它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还因为那里聚集着许许多多的华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与中国大陆息息相关。
原来,我对马六甲的了解,也就是那个海峡而已。这次进入马来西亚境内,才脚踏实地站在了马六甲的土地上,原来,马六甲不只是一个海峡,还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州府设在马六甲市。马来西亚一共13个州,其中九个州现在还贡着一个活着的皇帝,也就是说,全国现有9个皇帝。每五年一次大选,轮流由一个皇帝住进大皇宫,代表马来西亚的国王。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是四个没有皇帝的州之一,行政管理实行内阁制,以首席部长为州行政首长。
作为一个州,马六甲非常古老,古城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从16世纪开始,先后沦为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马六甲古城建立之后,从1405年至1435年,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在马六甲落脚,市内还有很多建筑以“三保”命名,比如,三保街、三保庙、三保井、三保山,等等,都是后人纪念郑和这位中国使者的历史文物。
马六甲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23个工业园内容纳500家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台湾和新加坡的工厂,也是南洋的一个世界制造中心。
十几年前,马来西亚就对中国大陆开放,因其千丝万缕的血脉情缘,马六甲自然成为大陆游客观光的必经之地。

进入马六甲过这座大桥

风光如画的马六甲河滨

古老的水车

马六甲河岸就像一个画廊

马六甲红屋,东方最古老的荷兰建筑

红屋建筑群中的基督堂

殖民时代的商船

马六甲河大桥

一望无际的马六甲海峡

远眺马六甲海峡

由此通向三保山

三保像不高,立于三保庙内右边的一个角落。

三保井

三保庙内多是中国游客

市郊的建筑也很别致

马六甲的红棕非常抢眼

郊外小景

市内建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