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成就“百万奇迹” 浅谈百度CSR
阿祥
5月15日,由百度百科与气候组织共同发起的“百万奇迹”正式启动(活动专题: http://baike.baidu.com/qiji/
),意在引发大众对西部环境的持续关注,使更多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这是国内首个将知识与公益紧密结合的爱心活动,也是百度公益频道自2006年推出后一系列公益之举的延续。

此次活动与气候组织旗下的“百万森林”项目携手,以百度百科为平台,引发更多人参与环保行动,线上,用户只要编辑相关活动词条,积分到5,就能为西部种植一棵沙棘树。而线下则同步穿越100个城市展开落地公益活动。(“百万森林”计划是由气候组织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向公众倡导低碳生活,以5元一棵沙棘树的捐赠标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援助西部气候贫困地区的人民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收入)。
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平台,百度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在公益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从地球一小时、爱心包裹、百度寻人、到小桔灯、掌上盲道手机输入法等等,百度的爱心落地帮助了许多人,同时也获得了众多公益称号(第八届中国慈善排行榜上荣膺年度十大慈善企业称号,并先后获得“中国全民公益突出贡献奖”、
“2010地球一小时企业最佳创意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等公益大奖)。总结下来,百度的企业公益可凝炼为以下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
形式创新
一直以来,百度公益活动非常注重形式创新,利用各产品的平台特性,打造不同的主题公益活动。比如,“地球一小时”通过创意新颖的闪客,把公益信息传递给大众;“掌上盲道手机输入法”利用产品形态,为盲人打开方便之门等等,都是别开生面、独具创意的公益活动。
气候组织旗下的“百万森林”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西部关爱行动,此次百度与
“百万森林”对接打造“百万奇迹”,一方面,以百科百科为平台线上线下互动展开,通过百度百科平台的知识分享和用户基础,使得绿色公益、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一方面,与公益环保的权威机构合作,增强活动的权威性。
关键词二: 跨界爱心
互联网已经成为倡导最广泛的志愿精神和公益行动的强大载体,不仅让众多人士参与到公益中来,其企业本身的公益触角也逐步广泛。作为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领头羊,百度的公益爱心遍及社会各个方面。“爱心包裹”到“小桔灯”,关注了贫困儿童的教育;
“百度寻人”,则关注流浪儿童的寻找;而地球一小时,则大力号召低碳环保。此次“百万奇迹”,再次依托百度百科的互动性、无地域限制等特点,突现了团结和凝聚个体参与公益活动的天然优势,再次向我们展现了“跨界”的公益爱心,为改善西部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
关键词三: 科学引导
“百万奇迹”融公益与知识于一体,这在是国内的公益活动中是一个首创,突出了知识在公益事业中的指导作用并使之最大化,开创了公益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之路。作为国内最大的中文搜索平台,百度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知识库,其旗下的百度百科更可谓是一本流动的《中文大百科全书》,百科诞生5年,收录各类词条300多万个,其中公益类词条就有数万个。通过这次的“百万奇迹”活动,百科再一次显示了知识的力量,有优质的词条作指引,可以提升行动效率,并对未来的公益落地产生长远的效果。而通过此次活动搜集的公益词条,也会通过百度百科平台持续传播,向更多的人普及公益知识,打造越来越多的知识公益人,这个知识互动的大社区,对知识公益理念的普及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