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线城市命悬产业链

(2009-06-28 11:09:14)
标签:

杂谈

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无线城市命悬产业链
阿祥

 

    2009年,3G进入商用阶段,无线城市成为一大热点,国内许多城市正在加紧建设无线宽带网。在全球范围内,无线城市已经热了几年,从总体现状看,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问题在于,投资主体和商业模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截止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可以作为普遍推广的典型。
    事实上,决定无线城市成败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投资主体和商业模式的作用,更重要的取决于产业链是否完善。无线城市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政府、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供应商、网络内容服务商、广告商,以及供电、公安、市政等各个方面的利益,最后直达用户,用户既要满足需求,又能从中获益。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才能保证各方利益,无线城市才会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建立一条完善的无线城市产业链,必须在三个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一是国家政策的开放性。
    这一点,在我国已经不成问题。国家政策主要涉及到谁出资,谁建网,谁运营,谁维护?专家认为,建设无线城市,完全由政府主导或完全由市场主导,都是极端,最好是综合两种力量共同去做。
    在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于无线城市的建设大开绿灯。国家发改委已经提出,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进入电信等垄断性行业。由于投资实行市场化运作,可以大大调动产业链各方的积极性,相互配合才会顺畅,既可以解决初期资金短缺的问题,又能避免政府无力承担后期运营和网络维护后顾之忧。
    二是运作机制的灵活性。
    政府的政策很开放,如何运作则是无线城市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新加坡将无线宽带定位限“第五公共事业”,完全由政府财政支持,基本是一项公共福利事业。这显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我国台北市无线城市建设也是由政府主导,电信运营商参与,进度很快,但目前每月要亏损1000万新台币。这也是内地运营商所不能承受的。
    国内的无线城市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出资层面之外,还要加强协调,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企业参与的运作机制。广东佛山市由新型电信运营商与传统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合作,并协同各类业务服务商,在政府的大力协作下建立无线城市,中国电信已与朗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是商业模式的适应性。
    在整个产业链上,商业模式至关重要,最终决定着无线城市的成败。世界上没有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供中国借鉴,国内的无线城市建设只能在尝试中摸索,不同城市应当在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佛山市无线城市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投资,中国电信与朗讯公司共同承担无线宽带业务的运营,由政府购买相关服务应用,由电信运营商向企业用户和公众用户有偿提供各类综合信息服务,合作双方按照约定进行业务分成。对于产业链的各方来说,这个商业模式可以实现多赢。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转载和使用请征得作者同意。

联系方式如下:

MSN:ABL536@MSN.COM
QQ:175820473

mail:axiang0188@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