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dea背后的中国智慧

(2009-01-14 15:59:15)
标签:

idea

联想

消费品牌

新想乐主义

it

分类: 妙文收藏(共享信息)

Idea背后的中国智慧

   

    最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一个新的名词:新想乐主义。这个最新、最时尚的潮流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流行开来,网络上、生活中,“想乐”和“idea”这两个名词顿时成了高频率词汇。

 

    事实上,“新想乐主义”是联想消费品牌idea为配合产品理性诉求,而提出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理念。新想乐主义=巧思+行动,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这个人人自危的经济冬天,号召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巧思和行动去发现和创造乐趣,颇有年轻、自主、个性的味道。不得不承认,联想idea提出“新想乐主义”,的确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再看IT市场的大环境,这个冬天对PC厂商来说分外寒冷。PC厂商纷纷使出杀手锏,以求安全过冬:戴尔产品价格直线跳水;方正将“配置”和“价格”推向前台;华硕对性价比机型展开促销……和其他厂商不同,联想从消费者的心理洞察出发,并与消费者近距离贴身互动,提出了上述的“新想乐主义”。营销更要营“心”,因此联想idea“新想乐主义”的成功,并不让人意外。

 

    从08年初成立,联想消费品牌idea至今已一年。有人说,“新想乐主义”是联想idea消费品牌成立后难得的厚积薄发。事实上,idea可谓是“含着金钥匙”诞生。早在2006年,联想内部在做消费品牌的未来规划时,就定位了消费品牌将具有的生活化和乐趣化,这和定位商用市场的Think品牌正好一脉相承。而08年初,当idea旗下首款产品ideapad U110在美国CES上亮相,它的轻薄时尚外观和多重娱乐功能让全球惊艳,U110这样的高端产品也让大家认识到idea将是个拥有完整产品线和活力四射的消费品牌。

 

    虽然,联想成立idea作为专门的消费品牌,相对惠普、戴尔等企业,时间上比较晚。但联想在消费业务方面先天优势并不少:一是产品设计更加别具一格。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联想的产品设计更有性格,或者说风格特征更为明显,其他竞争对手大都是在新材料的运用方面下功夫,属于工艺创新,而非风格创新;二是有奥运营销的成果可以借用;三是品牌布局非常精巧,品牌的体系化程度更高。

 

    除了上述的静态优势外,联想idea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在中国市场上的营销优势——对中国消费者的深刻洞察。

 

    正如当前idea“新想乐主义”对年轻人心理需求的准确把握,之前idea对大学生人群展开的学生机推广,还有针对职场新人关于S9、S10上网本的营销活动都可谓是idea消费业务成功推广的经典案例。它们为联想消费品牌idea品位、乐趣的品牌内涵找到非常“搭调”推广模式,同时也找到了最恰当的语言表达,让idea全新的价值主张得到充分展示。

 

    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联想消费品牌idea在成立一年里的表现,那就是“精彩绝伦”。产品方面,idea已经从最初的ideapad U110、Y710、Y510三款新品发展到ideapad、ideacentre旗下多款产品,产品覆盖从高端轻薄、大尺寸影音、高性价比等全部主流类型;市场开拓方面,idea在新农村和大学生等新兴市场开花结果;而推广通路方面,idea也已在teleweb、淘宝店、电视购物等渠道的试水成功……毫无疑问,idea已经迅速成长为联想旗下最活跃的品牌。

 

    同时,借助08年奥运的大舞台,联想idea消费品牌和产品让全世界更多人知晓了自己。据百度的数据显示,ideapad的搜索量已经在电脑品牌中占到第一位。

 

   “集团扩大消费业务规模的关键是将中国消费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地区”,联想曾自我总结。在中国消费市场上,联想消费品牌idea推广十分成功,而且还在用一系列营销创新之举不断加深着成功的成色,为联想的全球消费业务积累经验。

 

    柳传志有一句名言,“中国经营者浓缩了中国智慧”。联想在idea品牌推广方面一次又一次地体现了中国智慧。在品牌国际化方面,idea做到了对Think品牌的借力,idea与Think的对称性让其更加易于辨认、记忆;而从运作方面讲,联想则以“新想乐主义”这样的营销创新活动为idea找到了非常好的切入点,从而使其内涵得到了一个准确的具象化的表达。

 

    可以预见,基于多年的成功积累,以及对“中国智慧”的深谙,联想将打赢idea消费品牌的全球推广之战。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它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