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一首诗造就一座名胜
罗会祥
文/摄

在我国,一篇(首)诗文造就一座名胜,曾留下很多佳话,比如李白之于黄鹤楼,王勃之于滕王阁,范仲淹之于岳阳楼……等等,唐朝诗人张继与苏州的寒山寺更是如此。
张继,字懿孙,襄阳人,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进士。历任检校祠部员外郎,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管财赋)。在唐代诗人中,他的成就并不突出,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到50首,但是,那首《枫桥夜泊》却让他名扬千古。
其实,写这首诗的时候,张继内心并不快活,他到京城长安赶考,名落孙山,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路过苏州,夜泊阊门外寒山寺旁的运河之畔,心情极为苦闷。夜半更深,难以成眠,寺内钟声传来,更添几分忧愁。于是,他即兴吟出一首绝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诗韵钟声千载流传,寒山古刹蜚声中外。
张继绝不会想到,这首《枫桥夜泊》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名声。古今进士状元无数,又有几人能有张继这样幸运,一不小心就被后人传颂到如今。

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一绝

寒山寺最有名的还是钟声。
寒山寺钟房里的古钟已非张继诗中提及的那口唐钟,而明代嘉靖年间补铸的大钟也不知下落。据说“遇倭变”被销熔改铸成大炮,也有的说流入到了日本。因此,康有为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

康有为的诗碑

寒山寺钟声千古流传,听钟楼下听钟石。

排队上楼敲钟的人络绎不绝。据说,除夕之夜,在寒山寺撞新年头钟的排不上队,日本人竞相来撞,价码已涨到百万元级别。

这口钟悬在新开的后门。
苏州拙政园一步一景(多图)
苏州工业园的家居环境(多图)
苏州也有一个“鸟巢”(多图)
苏州美食的文化遗产
夜幕下的上海外滩(多图)
上海陆家嘴高楼试比高
中国第一高楼在上海(多图)
老外眼里的上海外滩(多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