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ON:崇尚精工之术

标签:
epson打印机投影仪it |
分类: 创业必读(品牌故事) |
PC品牌故事(17)
阿
也许是EPSON的产品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缘故吧,在中国,不知道EPSON的人可真是不多。然而,由于爱普生的企业文化只重品牌宣传而不包装个人,所以,我们对爱普生创始人的个人经历所知甚少,只能通过品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闪光点,去感受这位创始人的追求和个性。
1942年5月,EPSON的前身大和工业有限会社在日本信州诹访市成立,1959年5月,大河工业有限会社与株式会社第二精工舍诹访工厂合并,公司改名为诹访精工舍。直到1975年6月才正式确定EPSON品牌。EPSON从创业开始就奉行客户优先、致力环保、尊重个性、发挥综合能力的经营理念,力求得到所有人的信赖。为实现这一目标,EPSON把投入的重点放在技术和工艺上,并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革中增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和工艺上的励精图治,给EPSON带来了理想的回报。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EPSON就创造了许多个世界第一:1964年EPSON为东京奥运会制造了第一台石英精密记时器和打印秒表,从而结束了人工记时的历史;1968年它又制造出第一台小型打印机EP-101;1969年发明了第一个模拟石英表;1973年推出第一块液晶表盘电子手表……EPSON的每一项技术进步都成为该领域革命性进步被载入技术发展的史册。
如果说创新是EPSON成功的基础,那么技术创新的商品化,则让EPSON迈向成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EPSON从其支柱业务钟表业转向电子领域,从此步入多元化发展。在创新的企业文化带动下,进入电子领域以后的EPSON,同样潜心于技术和工艺的创新,不断推出技术领先的新产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IT相关产品和电子元器件的销售额已占EPSON集团全部业务的62.7%。
EPSON在IT产品领域是以打印机起家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计算器用的打印机90%都是爱普生生产的。一开始,EPSON在给产品设计定位的时候,就确定了一个超前的目标,即“制造出小型化、轻型化的产品”,顺应了PC作为个人办公产品走进家庭的产业趋势。于是,EPSON适时推出的世界第一款微型打印机轰动一时,获得极大成功。随着PC市场的迅速兴起和扩大,EPSON意识到PC将引领一代潮流,于是调整战略,致力于把打印机做成PC的一种周边设备,并率先开拓出与电脑相连的终端打印机雏形。
同样,因为技术领先,不断创新,EPSON很快把针打在世界范围内做大,从那时起便成为这个行业公认的业界领袖。除最先发明彩色喷墨打印机之外,EPSON于2000年推出的物美价廉的经济照片纸也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EPSON正式进入个人电脑领域,同时还生产软驱、硬盘等存储产品。然而由于没有任何自主技术,处处受制于人,只能做英特尔、微软甚至经销商的“奴隶”。因此1996年EPSON终于决定将个人电脑实行外包生产,专注于独有的打印机技术。
EPSON一直坚守这样的信念:“我们并不是简单盲目地制定一个目标,而是把握市场发展潮流,顺应人们需求的发展来设定自己的目标。有时,甚至要站到潮流之前,及时作出调整,才能把握住先机。”
1994年,EPSON经营10年尚未抹去赤字的液晶投影仪面板业务危在旦夕,当时SONY称霸摄像机液晶市场。时任EPSON总裁的安川英昭正大力推行“No.1战略”(即如果无法在全球市场份额上数一数二,那么就从该业务领域撤退),开发小组决定背水一战,将有可能成为市场第一的液晶面板列为重点开发项目,花了两年时间,终于生产出分辨率高于原产品4倍、开口率(光透过率)提高50%的液晶面板,随后推出大小只有原产品一半、重量减轻30%、亮度达4倍以上的投影仪。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投影机的市场需求猛增,EPSON过去一年所销售的1000台投影仪一个月即告售罄,在全球投影仪液晶面板市场连续七年夺得份额第一,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之一。
2003年,EPSON推出名为“EpsonΚPhoto”的PHOTO战略,奋力开拓潜力无限的数码影像市场,以摆脱“PC束缚”,把投影仪、显示器方面的技术和打印机技术进行整合,一步步把打印技术延伸到数码影像领域,延伸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从日本走向全球,这是EPSON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从1975年4月EPSON美国公司成立开始到2002年3月,EPSON已在世界各地设立了116个公司,5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日本本土以外的市场。
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EPSON一向极为重视中国市场,自1984年成立EPSON(中国)有限公司以来,已经在华耕耘了24年,不断将其最先进技术以最快速度带到中国,在推动中国相关产业技术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工作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在中国这片沃土上,EPSON也改变了自己,与中国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
联系方式如下:
MSN:ABL536@MSN.COM
QQ:175820473
mail:axiang01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