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挺进国际市场 国产软件缺什么?

(2006-10-18 15:17:30)
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挺进国际市场 国产软件缺什么?
作者:IT168特约评论员 阿祥
 
    【IT168 软话不软 瑞星连续通过英国西海岸实验室和德国TUV认证两大权威认证,与此同时,IT168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鹏举先生登高一呼,中国软件昂首阔步向前走。对于中国软件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口号。但是,中国软件厂商进军国际市场,仅仅昂首阔步只能壮壮声威而已,更重要的是,必须储备与对手拼杀的足够能量。
   
国产软件的软肋
    应当肯定,瑞星、用友、金山、汉王、方正、中望等杀进日本、北美、澳洲、西欧等海外市场,是国产软件的一大突破,可喜可贺。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国产软件切莫忘了自己的家底,在软件巨头林立的夹缝中夺得一席生存之地,不容易,而要保住既得的立足之地,更是难乎其难。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最新软件产业发展规划显示,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13000亿元人民币,软件出口达到125亿美元,形成若干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软件骨干企业。宏伟的目标已经设定,国产软件任重道远,进军国际市场,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处境。冷静想一想,深入思考一下,便不难发现,与国际级软件厂商相比,国产软件还有许多软肋。

    论规模,软件企业7万多家,总数可观,而产值低下。去年,印度软件出口收入高达295亿美元,而国产软件出口额区区297亿人民币,仅是印度的十分之一。中国软件企业“长不大”一直是国人的心病,员工1000人以上的软件企业只占全行业不到1%,而50人以下的小企业却超过全行业的60%,年产值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微乎其微。

    论影响,国产软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很低,用友在软件百强中只排在26位,瑞星等刚刚通过国际机构的认证,充其量只在国际市场上迈出第一步,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国产软件还缺乏最起码的信任。

    论实力,资金不足仍是国产软件企业的通病,也是一直制约国内企业抢夺外包业务订单的最大瓶颈。即使是那些骨干软件企业,也难以摆脱资金不足的困扰。

    论地位,国产软件产业自主创新不够,在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不到30%,在国际市场上也只能打打边鼓,居于主导地位的都是欧美软件巨头。2005年,软件出口增速有所放缓,而且仍以嵌入式软件产品出口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软件产品及软件外包等所占比重还很小。据权威机构预测,即使到了2010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70.28亿美元之后,也只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8.4%。

    进军国际市场,是国产软件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缺什么都可以弥补,唯有两样不可欠缺,一是创新能力,二是经营理念.

创新能力的缺憾

    我们先来看看微软。微软之所以成为软件帝国,最根本的动力是创新能力。然而,最近几年,微软的创新能力已显出疲态,最典型的是Windows Vista的开发。从根本上说,Vista并没有质的突破,因为它仍然是把个人电脑与互联网的功能割裂开来。

    Aaron Ricadela毫不客气地指责Vista致命性的弊病,认为它就像是一个重度的瘾君子,过度依赖于对无数古怪的PC硬件的广泛支持,来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和活力,这就严重阻止了微软开发现代化电脑操作系统的步伐。微软自身的编程错误,在软件质量上的肆意妄为,都把Windows变成了一个“系统安全性的粪堆”。

    就连史蒂夫?鲍尔默都认为,这种设计理念已经过时,甚至指责,“在每一个版本的Windows当中,微软都在重复着相同的东西,这种愚蠢的做法必须被废止。”

    但是,就在微软创新能力疲软的同时,Google一直在坚挺着。Google是把内容服务和软件开发结合得最完美的成功典范,因而被微软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创新是软件的生命所系,没有创新,软件企业就没有生存的基石。这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国产软件企业来说,仍是一个新课题。

    许多国产软件开发商对产品的理解比较狭隘,只知道实现一个功能,而不能去创造一个功能。当全世界都认为搜索服务模式不能赚钱的时候,Google却给软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范本。

经营理念的困惑

    软件国际化,是国产软件提升竞争力的现实选择,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必须有赖于良好的经营理念。软件就是服务,已成为软件企业普遍的经营理念。软件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转向综合的服务竞争,服务已成为用户选购软件产品时首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IBM是全球第二大软件制造商,仅次于微软。郭士纳在IBM的生死存亡关头执掌帅印,确立了新的发现方向,从崇拜技术转到服务客户,实现了IBM经营理念上的根本转折。扔掉PC包袱,转向高端咨询服务,是IBM的重大战略调整。未来10年,IBM希望其咨询与外包能够成长为一个年收入500亿美元的业务。一个百年硬件制造商,摇身一变,成为通吃全球的软件巨额,其中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经营理念的巨变。

    可喜的是,国产软件的服务能力开始呈现上升之势。2005年,在我国软件产业总收入中,软件产品所占比重下降,而软件服务的比重有所上升。软件服务收入504.9亿元,同比增长66.5%,是软件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其比重由2001年的6.6%提升至12.9%。2006年一季度,软件服务继续保持增速最高的位置,同比增速达到47%,高出软件行业平均水平的13.3个百分点。

    强盛的创新能力与良好的经营理念,是国产软件进军国际市场的两个轮子,互为依存,互为驱动,缺一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