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纽约的好朋友Judy到中国来旅游,我们一起从北京到敦煌再到丽江,一路走来,所见美景令Judy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慨不已。我自然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每天以我中华之美食伺侯着,每当她抿抿筷子头儿,露出惊喜表情时,我心中就有一种类似“为国争光”的骄傲感油然而生。
当然有些东西我是不敢给她吃的,如“蝎子”、“蚕蛹”之类,记得那天饭店老板端出来一盘牦牛肉,刚介绍了菜名就见Judy一脸不忍——因为这天早晨,她刚在景区拍摄了牦牛的照片。在丽江游玩的日子里,虽然这道菜无数次转过她的眼前,也从不见她动上一筷。
一日下午,同行的人都玩累了,坐在街边的咖啡馆喝茶,我却久久不见Judy坐下,一回头,发现她正在用英语和咖啡馆的女服务员争论着什么,近前一看,原来她见到有一只刚出生的小狗被放在阳光下暴晒着,动了恻隐之心——以她对狗的了解,此时小狗发出的呜咽之声乃是痛苦表现,Judy说既然养了这只小狗,就应该对它好一点——为什么不把它放在阴凉地儿呢?
女服务员开始完全不明白Judy在说些什么,等到经过翻译明白了,不禁掩面大笑,说:“这个老外还真逗,小狗放在外面晒晒有什么要紧?”Judy对此不依不饶,千方百计找出咖啡店的老板,跟他重申了善待狗的重要性,老板对此似乎也是无所谓,但见老外如此认真,就吩咐服务员将狗抱进屋去。这时Judy才肯坐下来喝茶,但是依然心系小狗,临行前又去看望一番,说如果不是海关禁止,真想就此把小狗“拯救”回去,好好善待。
Judy是美国动物保护协会的董事,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自然非我们可比。她告诉我说调查数据显示,那些虐待儿童的人往往有过虐待动物的经历, 美国的第一例父母虐待儿童案件之所以成立,正是因为当时的检控官援引了动物保护法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动物的拥有者并不能因为自己养育了动物而虐待它们,人之父母更不能因为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养育了孩子而就此有虐待孩子的权利。正是这个经典案例成为美国制定儿童保护法的先声。
看来,这动物和孩子真是割不断的关系,虽然我等俗辈难禁口腹之欲,但尽可能地善待动物应该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不过,我也告诉Judy:不要以为那些在村庄中到处游走的小猫和小狗是“流浪汉”,乡村人不时兴在它们脖子上戴上根什么项圈,挂上个什么链条,但它们一样是有主儿的“宠物”!
更多节目花絮请登录:天女网www.tiann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