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票幸运星何以成舆论倒霉蛋

(2009-10-30 16:27:27)
标签:

巨奖

倒霉蛋

安钢

中奖者

幸运星

河南省

杂谈

分类: 赵言赵语

彩票幸运星何以成舆论倒霉蛋

赵志疆


10月28日下午,河南省福利彩票管理中心宣布:中国福利彩票迄今为止最大中奖额度的3.6亿元巨奖得主昨日现身河南省福利彩票管理中心,领走了他的巨额奖金,并当场表态捐给河南省慈善总会1000万元。(10月29日 中国青年报)


从10月8日石破天惊般爆出3.599亿元大奖,到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巨奖得主昙花一现般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尽管事件的过程看起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终不免只是一幕冗长乏味的肥皂剧。曲终人散之后,只留下一堆光怪陆离的肥皂泡,引得那些意犹未尽的人怅然若失地望泡兴叹。


在很多人眼中无比神秘的河南安阳梅园庄建行楼下41050075号投注站,于我却是再熟悉不过——生在安钢、长在安钢,居住在距离这家投注站不超过200米的范围内。尽管外地朋友格外关注,但我身边的人似乎对此并不关心,即使在闲聊之时,也鲜有人提及这样的话题。那家一举成名的投注站,在经历过短暂的喧嚣之后,似乎也归于往日的平静,只是那鲜红的条幅仍在提醒着众人,这里曾经产生的神话。


本地人的漠不关心其实不难理解,相对于曾甚嚣尘上的获奖者系安钢职工来说,任何人都明白一次1000多元的彩票投入,对于平均工资不过2000多元的安钢职工意味着什么。顺理成章的,最终版本发布之时,获奖者由安钢职工变成了安阳商人。商人当然比职工家境殷实,但这位“经常购买数额较大彩票”的神秘人士,何以连投注站老板都不认识呢?难道他在此地仅有的一次投注,就赢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倘若如此,其匪夷所思的投注手段,又怎能不引起投注站老板额外的关注?


当无比熟悉的本地人都对此颇多怀疑之际,怎会不引起一头雾水的外地人更多的遐想?于是,针对外界沸沸扬扬的质疑,福彩中心领导多次强调真实性“不容置疑”,相关专家也不失时机地教导大家“该反省自己心态”。神秘大奖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议,似乎只是公众的心态问题,面对这扑朔迷离的结果,公众到底应该反省什么呢?


显而易见,公众质疑的不是获奖者究竟是谁,而是巨奖产生的过程是否真实有效。当公众无法判断巨奖本身的真实的时候,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挖掘获奖者的个人信息,来逆向推起这副已渐次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如果巨奖本身能够给人以信任,谁又会关心什么人中了什么样的大奖呢?公众对获奖者穷追不舍,不过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判断选择,这实际上也是他们面对讳莫如深的开奖内幕,所唯一能做的事。然而,却一再因此被扣上心态有问题的大帽子。那么,公众的心态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毋庸讳言,福利彩票丑闻不时见诸报端,据此,无数人曾建议将开奖小球更换为透明材质以正视听。时至今日,这依然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令人不解的是,更换小球不仅可以增加开奖的透明度,而且无需太大的投入,为什么迟迟不能得以实现呢?当公证人员面对并不透明的小球进行公证之时,其实与电视机前的观众别无二致,如何能发现其中的秘密?更何况,在如此不透明的操作环境中,谁来保证公证员的公正呢?


在此背景中,公众唯一能够判断开奖真实的途径,只剩下找出那个幸运的中奖者,而福彩中心则搬出《彩票管理条例》来证明“保密”的必要和合理。当最后一条路也被堵死之后,公众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因此福彩中心才会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容置疑”。如此论调显然是在以自身公信力为担保,问题是,一次次信任危机过后,福彩中心到底还有多少公信力可言?中奖者的信息可以是秘密,但开奖过程却不应该是秘密,当所有信息通道都无一例外对公众关闭之后,公众的心态怎能不发生变化?


此事过后,有朋友慨然长叹:如此巨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笑道:恐怕未必。如果开奖过程不能给人以最基本的信任,谁知道还会有多少巨奖不能重来,也不知还有多少幸运的中奖者将成为公众口诛笔伐的“倒霉蛋”。纵使中奖者可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公众却很难作别心头的疑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