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开放的网络,更理性的网民

(2008-04-29 23:00:47)
标签:

中国网民

世界第一

杂谈

分类: 赵言赵语
更开放的网络,更理性的网民

赵志疆

作为一个纸媒从业者,当我决定干这一行的时候,就有朋友调侃道,“你怎么选择一个夕阳行业啊?”很显然,他这话是针对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而言。彼时,国内网民数量已然颇为可观;现在,更是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4月23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4月25日 南方都市报)

我始终觉得,以中国人口基数之大,获得这样的世界第一其实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尽管这一信息暂时还存在争议,依然不妨碍我们对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网民的不断壮大做一番盘点。

和多数老网民一样,我的网络生涯起源于游戏。撇开年轻人爱玩、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天性,早期的互联网原本就被定位于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不必多说,当时的互联网新闻,也几乎无一例外重点突出一些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基于游戏的心态,当时的网民对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普遍缺乏信任,网络媒体也因此而缺乏足够的社会公信力。游戏的心态、稀缺的信息,再加上相对自由的空间,感性参与的网民极易陷入偏激的吵闹,而缺乏理性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

近年来,网络媒体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这样的变化从重点推荐的新闻内容就可以看出端倪——曾经牢牢占据网媒显要位置的“花边新闻”,已经逐渐让位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而网民参与的热情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更加开放的网络,不仅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高素质的网民,引发了更多有价值的思考。在这样的良性互动氛围中,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显著提高。如果说早期的互联网新闻更多地只是博人一笑的话,现在,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了多数人打开电脑的第一要务。

当互联网无可非议地步入主流媒体的行列之后,也就顺理成章地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时至今日,每逢各级重大会议,都会无一例外地通过网络来收集公共信息,官员、代表、委员的博客也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越来越开放的网络,不仅给民众提供了更多了解信息、触摸现实的平台,而且疏通了各抒己见、参政议政的渠道。面对各类信息,多数网民已不再人云亦云一味宣泄情绪,而是更加清醒和理智地凭借网络资源探究新闻背后的真相。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备受关注的“网络大事”中,正是网民的小心求证与理性协作,最终一点点剥去了其神秘的面纱。

当然,朋友所谓“纸媒夕阳产业”毕竟只是一句玩笑,网媒的崛起带给纸媒的不仅仅是压力,同时还有机遇。其实,遍览新近发生的很多大事,无一例外遵循纸媒率先发布信息,接着网媒放大这种声音,然后纸媒跟进反馈、网媒继续放大这样的动态模式。通过这样的协作,不仅使网民更为真实和全面的了解世界,同时也使他们更为直接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最新的例子莫过于CNN事件和奥运火炬风波,最早发现问题的是网民、深入追踪的也是网民,当无数网民因同样的信念而自发自觉地站在一起的时候,这样蔚为壮观的场景,显然是仅凭报纸或网络一己之力所无法想象的。

更开放的网络,更理性的网民,因此也就具有了更加真切地影响世界的力量——盘点这样的内容,无疑比“网民人数世界第一”更值得欣喜。网络所展示出的力量不仅仅在于绝对数量,更在于其实际质量。从这种角度来看,如何继续拓展网络平台、引导网民更为理性地感知世界、影响世界,或许比揣摩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这个“世界第一”更值得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