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少执法部门靠罚款发工资

(2008-04-08 10:48:33)
标签:

罚款

物价局

城管

百度百科

杂谈

分类: 赵言赵语
“以罚代养”的执法者何以服众

 

赵志疆

 

安徽临泉县03年成立市场整顿办公室,专门负责市场物价检查。这个办公室被定为自收自支机构,人员工资全部依赖于罚款。工作人员说,由于现在市场越来越规范,罚款越来越难,造成工作人员经常拿不到工资。(4月6日 新安晚报)

 

临泉县物价局吴学东局长解释说,市场整顿办公室“就是专门为了解决部分人的吃饭问题。”这番解释令人莫名惊诧,众所周知,在所有行政执法部门,其行政成本的支付是依靠税收而不是借助罚款和收费实现的。那么,临泉县物价局为什么“丢了西瓜捡芝麻”呢?吴局长解释的也很清楚——工作人员超编,发工资一直是个问题。

 

看得出来,人员臃肿是临泉县物价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应该在于裁减冗员,由此派生出更多机构只能适得其反。当执法者的“吃饭问题”与罚款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无疑是令执法对象感到恐惧的。虽然当地并未曝光出多少黑幕,但仅仅将不乱罚款维系于执法者的“良心”,显然有点不太可靠。在相当一部分行政执法部门争相拿权力兑现利益的大背景中,如此“唯良心论”的罚款手段更加令人难以置信。

 

毋庸讳言,类似的“以罚代养”在工商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很多部门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尤以城管部门所遭受的非议最大。近日,由网友共同撰写的百科全书“百度百科”中,对“城管”一词的解释是,①名词:专门欺压弱势群体的黑社会组织。②形容词:形容残暴、血腥、恐怖。③动词:等同于打、砸、抢……”(4月7日 重庆时报)

 

这个“词条解释”一时沸沸扬扬,尽管被证实为“恶搞”,城管与民众之间的隔阂仍由此可见一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城管部门“以罚代养”的机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原因。在很多地区,城管多数都是临时聘用人员,其工资并不是由城管大队统一发放,而是靠他们自己从罚款中抽取提成。基于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城管的任务就是“收取保护费”,以及由此引起的诸多利益纠纷。毕竟,当执法者将罚款当作“饭碗”的时候,隔阂与矛盾几乎不可避免。

 

“以罚代养”使执法者陷入了双重困境:一方面,“唯良心论”的执法者可能因此而“吃不饱饭”;另一方面,一门心思创收的执法者因此饱受各方谴责。要摆脱执法者的这种生存困境,首先就必须彻底根治“以罚代养”的痼疾。由此,不仅需要统一划拨行政机关人员工资、将各种行政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前提是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而且必须依法管理各项非税收入,全额上缴所有罚没收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收支两条线”。

 

针对“词条事件”,有网友调侃,“纵使城管部门能修改词条,他们能修改自身的形象吗?”笔者以为,重塑执法者形象,不妨先从改变“以罚代养”的机制问题着手。惟其如此,才能使执法者在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之余,不再被人理解为单纯地“与民争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