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钢盔的医生能战胜“医闹”吗?

(2006-12-26 08:43:54)
分类: 赵言赵语
戴钢盔的医生能战胜“医闹”吗?
 
赵志疆
 
深圳市山厦医院医生护士连日来戴上钢制头盔上班,引来就诊的病人疑惑。不仅值班医生在诊室内戴着钢盔给病人诊断,连护士也不戴护士帽而用钢盔代替。原来,医院因为与一死亡患者的家属发生纠纷,连日来医生护士遭受一伙人围攻谩骂,为了安全医院才出此下策。 (12月25日 广州日报)
 
医生护士为什么要戴钢盔上班?据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过目前他们的人身安全似乎还并未受到严重威胁,而且,旨在谋取利益的“医闹”轻易也不敢采取过激行为,警方及时介入但却无功而返即为明证。由此看来,医生护士戴钢盔和患者家属找“医闹”实际上都是出于同样一种目的——通过一些极端反常的做法来扩大影响、制造舆论,从而渲染自身的弱者地位。类似的荒诞场景屡屡在医院上演,由此也一再给医患矛盾的突出增添着新的佐证。
 
“医闹”确实应当受到打击,但患者家属的心情却可以理解。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医学领域是一个绝对的盲区,如果他们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谁也无法阻止他们产生猜疑。因此,卫生部部长高强曾经指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医患关系来说,主导方面还是医务人员。”要想赢得患者的信任,医院有必要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了解医生的诊疗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说白了,就是要便于患者全方位监督整个诊疗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那些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不信任。
 
医院方面解释说,医院负责人曾多次出面,并表示病人的死因应该经过鉴定和检验,然后才能确定医院是否该负责,但对方并不理会医院的解释。医患纠纷中,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患者家属之所以不愿意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更多地还是出于一种明显的不信任。医患纠纷不仅十分复杂,而且也相当专业,而医疗事故的鉴定处理又基本都由医疗卫生部门主导。因此,患者家属经常会对其鉴定处理结果表示怀疑。有鉴于此,有必要改革和完善医患纠纷的评判与处理机制,借助于相对中立的第三方做出公平、公正的裁决,而不能任由医疗机构面对医患纠纷“自己给自己把脉”。
 
医院方面表示,患者家属不愿意与医院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而宁愿采取软磨硬泡或其他骚扰手段来要求医院给予赔偿。法律维权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人们似乎更关注维权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成本。比较起复杂的医疗诉讼程序,以及漫长的维权之路来说,假手“医闹”来解决问题无疑是一种“捷径”。“医闹”的猖獗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正常法律渠道的受阻——如果能有更为便捷高效的做法,谁会甘愿被“医闹”榨取钱财,甚至是背负干扰医疗秩序的非法罪名?因此,面对愈演愈烈的“医闹”现象,有关部门更应该减少诉医疗讼环节、降低诉讼成本,从而保障患者的权益真正得以实现。
 
“医闹”的应运而生就其个人而言是出于对利益的追逐,然而对患者家属来说,更多地还是出于尴尬和无奈。作为医患矛盾中的强势一方,医院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加强沟通以消除误解,而针锋相对的舆论争夺战只能适得其反。其实,在医院和患者家属殚精竭虑地制造轰动效应、渲染自身弱者身份的同时,真正的弱者却是那些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其他患者。如果说“医闹”的喧嚣嘈杂打破了医院应有的宁静的话,头戴钢盔的医生护士则直接向他们传递着不安,他们已经成为这场争斗中不折不扣的无辜受害者,谁来保障他们最基本的个人权益?即使那些唯利是图的“医闹”可以置之不理,救死扶伤的医院难道也能视而不见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