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赵言赵语 |
“铁老大”根本不需要道歉
赵志疆
因对“在火车上吃了一份价格达15元的白菜”表示不满,昌平市民姜海程写信将此事反映给了铁道部部长刘志军。12月12日下午,姜海程接受了武汉客运段相关领导的道歉,同时也领回了自己多交的20元餐费。因工作失误,该列车的餐车长已经被停职。铁道部相关人士表示,这趟列车属于极少数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列车。今后铁道部会加强对列车的监管,尽量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12月13日
新京报)
火车上的“天价菜单”,相信很多乘坐火车的人都曾经见识过,否则的话,他们也就不会带着大包小包的食品去挤火车了。正因为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这趟列车属于极少数的情况”,立刻引来了一片义愤填膺的谴责与质疑。
“铁道部相关人士”真的会不清楚铁路餐车的暴利吗?这种解释十分值得怀疑。姑且不说餐车工作人员本身就是铁路部门的正式职工,即使相对自由的餐车经营也依然是在铁路部门的严格掌控之内。全国范围内的列车餐车早就实现了与铁路客运段的“准承包”制度,即餐车工作人员以交纳管理费、承包费为前提,对餐车经营进行相对独立的核算。这种以交纳利润多少为依据的竞标方式,直接造成了餐车经营者将赚钱当作唯一目的。不仅如此,上级铁路部门还直接控制着餐车的进货渠道。“薄利多销”的道理人人都懂,但餐车从上级指定部门拿到的进货成本已经远远高于市场行情,如果餐车不将这些额外负担转嫁于普通乘客,他们大概也就只能“赔本赚吆喝”了。
列车上挨骂最多的就是餐车,而餐车暴利的形成并不仅仅只是个别人的“工作失误”,更多地还是因为铁路部门的管理方式使之然。因此,铁路部门此次以“个例”取代“全局”、用“失误”掩盖“管理”的道歉,不仅显示不出多少诚意,而且更像是一种避重就轻、转移话题的权宜之计。至于那位倒霉的餐车长,毫无疑问是一个丢车保帅以平息民愤的牺牲品——15元一份的白菜存在暴利,12元一份难道就不存在暴利了吗?
根深蒂固的垄断地位给铁老大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伴随着主业所诞生的诸多第三产业也无一例外分享着这份特权。在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铁老大没有理由继续享用垄断所造就的暴利,其所作所为也不能游离于法律法规之外。餐车经营本身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经营行为,理应办理必需的营业执照,同时缴纳相应的税费,以此来接受监督、调节物价。除此之外,物价部门也应该及时介入,制定出具体的最高物价限额,而不能任由铁路部门随意标价。如果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不能对此予以有效的监督,餐车就俨然一个流动的特区,无论其中掩藏着多少暴利与不公,轻描淡写的道歉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乘客所能获得的最高礼遇。当然,能否获得礼遇还要视铁老大自己的心情来定。
餐车暴利积怨已久,铁老大为之道歉算是首开先河,然而这样一次高调道歉非但没有赢得谅解,反而招致了更多谴责。面对餐车暴利,公众其实并不奢望铁老大道歉,当然也不希望看到餐车长的停职,公众只是希望得到一餐实惠的饭菜,仅此而已。如果铁路部门不能将餐饮价格降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无论多么冠冕堂皇的道歉,看起来都不免像是一次荒诞不经的作秀。春运高峰在即,相信人们更多地只是在盼望着能吃上一顿便宜的饭菜,而不是在被掏空了腰包之后从盘子里挑出一张表示歉意的纸条。
说到道歉,其实我倒真的很想对铁老大表示歉意——坐了这么多年火车,我却从来没有在餐车上吃过一次饭。只是不知道,铁老大有没有勇气接受这样的道歉?
前一篇:“考霸”为何失去了创业激情
后一篇:谁来为高校的巨额债务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