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赵言赵语 |
引资成绩不等于领导政绩
赵志疆
去年,昆山跃居中国百强县市第一名,在《福布斯》中国最佳城市排行榜中,位居县级市首位。“每年年初,全体企业主都会给政府官员无记名打分,打分比较低的政府官员,对不起,请你走人,不要再当官了。这样的规矩对于稳住投资者有极佳效果。”昆山外经贸委负责人说,“我们引资多少对于政绩只算是4分,企业喜欢你不走了你才能得6分,否则你招商引资再厉害也没有政绩可言!”(8月3日 重庆日报)
引来外资得4分,留住外资得6分,如此算来昆山政府官员的政绩完全是由招商引资来决定。如此政绩观在招商引资大潮中并不鲜见,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不少地方政府都把招商引资当作第一要务,有的还要求各政府部门“一把手”作为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带头进行招商引资,并保证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招商引资上。这种由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实施的全民招商,确实可以开创招商引资的新局面,但也容易因此而导致政府角色的错位。
由于招商引资成为了考核政府部门及其领导者的唯一指标,有关部门势必会积极调动各种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支持,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政府部门本该履行的其他职责因此而受到懈怠。招商引资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其主角应是企业或中介机构,而政府过度干预下的招商引资,则使本应在市场导向下的企业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合而为一,从而扭曲了市场信号,使之并不能真正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长此以往,本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招商引资,难免会异化为“企业搭台,政府唱戏”,从而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发展。
吸引外资需要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作为地方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为投资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但这种服务绝不意味着没有丝毫前提条件,更不意味着外资就可以因此享受到诸多额外的特权。毋庸讳言,某些地区正在陷入这样一种误区,认为凡是外资都应当受到重点保护,以至于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质量监督等政府部门登门履行各自法定职责时,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的阻挠。从长远利益上看,这样过度保护形成的“溺爱”,对整体投资环境无疑是一种伤害。
昆山由企业主为政府部门领导打分并决定他们去留的做法,恰恰让人看到了这种危险。如果某位部门领导坚持秉公执法,从而影响到企业主的利益,企业主会不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打分权迫使其离职?面对这样巨大的工作压力,政府部门领导还敢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政府所要履行的职责不仅仅是服务,同时还有监督和管理,而强化服务职能也绝不能以弱化乃至放弃监督管理职能作为代价。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有限政府和法治政府。从有限政府角度上看,政府部门领导的政绩不应该只是由招商引资成绩来决定;从法制政府角度上看,政府领导去留不应该由企业主说了算。因此我认为目前的打分制度其实大可不必,即使是给领导者打分,也不应该只是将打分权交给企业主,而应该交给所有民众。因为政府所要服务的对象并不仅是企业主,而是全体纳税人。在判定一位领导者的工作成绩的时候,也许应该更多地聆听他们的声音,而不是只听信企业主的一面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