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赵言赵语 |
富豪乞讨“突破”了什么
赵志疆
近日,在东莞市东城区一家商场门前,10多名身着橘黄色恤衫的男女向前来逛商场的市民游说,期望得到市民捐助,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一项“成长心连心”的爱心活动。这些人绝大多数是身家千万的私企老板,也有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一天下来他们仅募集到6元钱。(7月20日 南方都市报)
励志培训如火如荼,“老总培训”花样翻新,很多培训的终极目标无一例外指向“突破自我”,个人尊严仿佛已成为阻碍富豪事业发展的“绊马索”。乞讨是一种饱蘸辛酸与无奈的生存方式,因为这种做法注定是要拿自己的人格尊严去换取生存。当乞讨被当成一种“培训方式”的时候,它所“培训”的只能是让人丢弃自己的人格尊严,这也是所谓“突破自我”的题中之意。
衣着光鲜的富豪们之所以把乞讨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就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依然把这看作一份低贱的职业。但不知这些富豪是否想过,他们在实现“自我突破”的过程中,却首先剥下了那些真正的乞讨者残存的尊严。
乞讨者也是有尊严的,但是在生存与尊严之间,他们别无选择。然而就在他们还在为了维持生活而疲于奔命的时候,一群富豪却谈笑风生地拥入闹市,拿他们赖以维系生计的手段当街作秀,设身处地为那些真正的乞讨者想想,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10几位千万富豪一天的乞讨所得竟然只有6元钱,这似乎令他们感觉有些难堪,但他们却表示不会用自己的钱去做善事,因为乞讨不过是在“练胆”。“当然,假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募捐,我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掏自己的口袋。”
乞讨是弱者的诉求,施舍是强者的赠予。身家千万的富豪与游走于街头的普通市民,谁是真正的弱者一目了然,不知道那些被富豪拉住乞讨的市民作何感想,我却忍不住想起了那些巧舌如簧的街头骗乞者。所不同的是骗乞者依然是为了生存,而富豪却仅仅为了“突破自我”。别人爱心的付出却成为了富豪“练胆”的道具,即便只有区区6元钱,我认为也还是太多了。
“假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募捐”的言中之意就是,“这并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募捐”,因此富豪们就不需要奉献自己的爱心。由此可见,所谓“献爱心”和沿街乞讨一样,都只不过是富豪们在“突破自我”过程中早已设计好的一个环节而已。奉献爱心需要的是无关功利的付出,但这显然不是富豪们的初衷,廉价的施舍面前,爱心活动本身还有多少的诚意?
作秀见过不少,没见过这么虚伪的作秀。一次又一次富豪乞讨过程中,时常可见富豪们有意无意损害了他人的尊严而不自知,甚至是自以为奉献了“爱心”而沾沾自喜。这样的所谓“自我突破”究竟突破了什么?一个屡屡突破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底线的富豪,到底能给身边人留有多少尊严?一个丧失了人格尊严的领导,是否还能保障自己的企业有尊严地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