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亲眼看到孙福有的杂技节目

(2022-04-02 11:11:22)
标签:

杂技

孙福有

历史

分类: 天下吴桥


最近在孔网买到一本书,周简段著冯大彪主编《神州轶闻录-武林拾》其中有一篇文章《马戏名家孙福有》。全文不长。兹录如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戏名家孙福有在上海、南京、桂林、重庆等地很有名气。他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表演“空中飞人”的马戏团,他的“有盖大篷”也为中国首家。他携带一批从南洋买来的野兽,如狮、虎、豹、象、熊、蟒等,随团演出,也吸引了不少观众。

孙福有是河北省吴桥县孙龙庄人,幼年家境贫苦,以“耍猴”为生。青年时期随同乡去俄国,在俄国的马戏团学会了“空中飞人”节目。归国后,即招集了家属、亲友及同乡少年,自组马戏团。在国内表演出名后又到新加坡、缅甸、暹罗等地演出,名声大噪。

1933年,笔者在上海“大世界”看过孙福有马戏团的演出,印象最深的是孙福有之女孙玉香表演的走钢丝。她在钢丝上骑独轮自行车前后滑行,还在她头上立一人“拿大顶”,当时堪称绝技。

孙福有自幼失学,不会写汉字,却写得一手流利的俄文。他练功十分刻苦,教徒弟也十分严格,虽亲生女儿也毫不放松。孙福有还擅长杂耍表演。他同时抛出雪茄、礼帽和手杖,三者长短不同、轻重不一,最后帽子落在头上,雪茄被嘴叼住,手杖被手接住。他还会“飞刀”,五把利刃连续掷出,投向对面木板前立着的人的头部,结果是头上方一把,左右各二把,刀锋紧贴面颊,观众为之膛目。孙福有曾以营利所得一万四千元在故乡吴桥孙龙庄建筑一所洋楼。竣工不久,孙玉香回乡探亲,土匪闻讯前去“绑票”。孙玉香因抗拒被杀害,孙福有之母被绑走。其后,在吴桥遂无孙福有的亲人,其新筑楼房亦未悉归属何人。孙福有1944年病殁于重庆,终年六十三岁。听说,他的马戏团中的许多成员现已是国内各大杂技团的重要演员,有的做了杂技教师。这真令人欣慰!

网上查找周简段的介绍如下

周简段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闻强识,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和台湾《世纪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佚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周简段也因此成为著名文史专栏作家;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次出版,以神州轶闻录为名,精选周简段原出版过的内容和散佚文章,分为十册,全面反映周简段先生所谈到的那个时代的戏曲、诗文、楹联、民俗、书画、人物、饮食和社会秘闻等。

“冯大彪,1938年6月生于河北蠡县,中国新闻社高级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书画院特邀顾问,北京国墨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院士,兼北京卿云诗书画联谊会理事等。自1982年以来,长期从事海外报纸的专栏工作,前后或同时主编 过香港《华侨日报》的"京华感旧录"、《港人日报》的"京华内外"、《大公报》的"神州拾趣"和台湾《世界论坛报》的"神州感旧"等专栏。笔名曾用周简段、周续端、司马庵、周一文等。有的日发一篇,有的周发二篇。1987年曾由香港南粤出版社出版《京华感旧录》五册,分《人情篇》、《掌故篇》和《名胜篇》等,收入文章657篇,计70万字,由溥杰题签,梁漱溟作序,为香港十大畅销书之一。”

网上有仇方晓的文章《究竟有几个周简段?》里面提到:“作者‘周简段’,那是一个假名字,并无其人,只是一个集体的笔名。”还有吴鸿的文章《周简段是哪个?》进一步提到:“《京华感旧录》,用‘周简段’笔名,因每日完成千字文,负担大,协定每月完成二十篇,其余十篇由社内另找人组稿。公用笔名‘周简段’,84年后因拍摄《红楼梦》,写稿较少,由中新社另找人组稿。因写稿人多,倒不曾断档。”里面还提到有邓云乡、司徒丙鹤等人。

那么,到底是谁看到了孙福有的杂技节目,不好断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