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起步)1.立体构成的起源

(2009-05-06 19:30:57)
标签:

艺术

书摘

教育

分类: 个人收藏基地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起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在德国成立。由于1932年遭纳粹党迫害而被迫关闭,老师流亡他国。但仅仅13年的时间竟培养出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设计人才。包豪斯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建筑师、艺术家、画家们,我们一定要面向工艺”,包豪斯的教学计划也是用这个精神来指导的。在各个阶段都要训练每个学生用手和用脑,并且要二者统一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工艺加工的技能获得个人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以达到符合工艺的要求。包豪斯第一次把不可靠的感觉变成科学及更改的视觉法,开创了理性艺术设计的先河。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使包豪斯成为现代构成设计的发源地。

目前世界上的设计教育通行的专业基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的。这个基础艺术课的结构,是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成体系,使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不可靠的感觉基础上。基础课其实是一次洗脑的过程,通过理性的礼堂训练,把学生入学前的所有视觉习惯洗掉,代以崭新的、理性的视觉规律。利用这种新的规律,来启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想像力,并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能够创造出崭新的造型及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基础课的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设计,而不是把训练本身当作目的。训练的方法是理性的分析,而不是任意的、个人的自由表现。在立体构成教学中注重对材料、肌理和形态对比的研究,让学生发现和表现形形色色的对比关系,如物体的大小,线的曲直,肌理的光滑粗糙,色彩的坚硬感与柔软感等等。体验材料的视觉、触觉的效果和物理性能,并以纸板等材料进行构成教育的方法。让学生在不考虑任何附加条件的情况下,研究材料的空间美感变化,从而奠定了立体构成的基础,使之成为世界设计类教育中至今必修的课程之一。

2.立体构成的概念与特征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点\线\面\体的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组合成新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立体构成也是用各种较为简单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它是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排列创造出新的造型。

立体构成还是包括技术、材料、加工、设计在内的综合能力训练,可以为将来的专业设计积累大量的基础素材。通过学习、训练学生对休的想像能力、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立体构成更是研究空间形态的学科,通过空间形态的构成训练,使之形成一种空间立体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建立一种三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的想像能力和组织能力。

3.立体与空间的关系

立体有别于平面。我们从学习绘画开始接触到的都是平面的艺术作品,如素描、水粉、油画等等。虽然在平面作品中我们领略到了光影、立体、色彩等丰富的视觉感受,但表现出来的毕竟只是一个虚幻的感觉,不是真实的。当我们有手去触摸它时,只是一张平面的纸而已,它并不是真正的实体,是一个虚幻的三维空间。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广阔的自然界中,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万物,小到一粒沙子,薄到一片树叶,都是以立体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不仅有长度宽度、还有第三度,即深度。在这个可视可触的立体世界里,可以从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去观察身边事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包括自己在内的空间延续体。所以立体的世界是复杂的。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距离、方向进行观察,在头脑中将这些观察到的东西综合起来,从而掌握三维的实质。我们研究一个形态时,可以从近看和远看等各种角度去观察它,通过这种运动形式,可以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把空间再次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是由一个形态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这种关系是根据人的触觉和视觉经验所决定的。研究空间不能离开形态,形态与空间是互补的关系,形态依存于空间之中,图中可见建筑与空间的关系。

4.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区别

平面构成是有意识地将点、线、面各因素组织创造出一个两度体世界。主要的目的是建立起视觉和谐的秩序或产生有意识的视觉兴奋。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延续,把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立体化,它是一个硬度体世界,比平面构成复杂的多。一个立体物必须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考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立体构成又不如平面复杂,因为它和实际空间中的具体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形状和材料打交道,因此就可以避免出现在纸上引起错觉的三度形状这类问题。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具体的区别如下:

A. 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表现的是二维空间。立体构成的点、线、面、体表现的是三维空间。

B. 方向性。平面构成只有一个方向来表现和观察。立体构成有六个方向加以表现和观察、即前、后、上、下、左、右。

C. 幻觉感与真实感。平面构成中的体积感是二维空间上的一种幻觉,它的重心、位置、方向、形体和空间也是虚幻的。立体构成表现的却是真实存在的重心、位置、方向、形体和空间等。

D. 可触感。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只有视觉感,无触觉感。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除了视觉感以外,还有触觉感。

 

(漫步)1.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

A. 三个主要方向。三个主要方向即三维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为了获得一个物体的三维,我们可以从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和纵深方向进行测量。这三个方向由上下延展的垂直方向、左右延展的水平方向和一个前后纵深方向组成。我们可以为每个方向组成一个平面,这样就出现一个垂直平面、一个水平平面和一个纵深平面。把这样的平面由一个变成两个,垂直平面变成了正平面和后平面,水平平面变成了顶平面和底平面,纵深平面变成了左平面和右平面,这样便组成了一个立方体。

B. 三个基本视图。将一个三度体形状放置于一个想像中的立方体之中,可以建立起一个基本视图。将三度体的形状向一个想像的立方体的顶平面、前平面和侧平面上投射,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平面视图——从顶部看到的三度体形状的视图。一个正面视图——从正面看到的三度体开关的视图。一个侧面视图——从侧面看到的三度体形状的视图。第一个视力都是一个平面图。这些视图结合在一起就能精确地描画出一个三度体形状来。

C. 立体物的构成要素。1.点。立体构成中的点是小而集中的立体形态它是有形态、大小、方向及位置的变化,是把平面构成中的点加以体积化。它可以理解成一个乒乓球或一个金属球等,与球体的区别是因对比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立体构成中的点常用来表现强调节奏感与对比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线。立体构成的线是构成空间立体的基础。它把平面构成中的线,加以体积化。它可以理解为一根玻璃棒或一根木条等。线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立体构成中的线是相对细长的造型,是体的骨骼与框架,常用来表现运动感、力度感、透气感与韵律感。3.面。立体构成中的面是相对于体而言的,具有长、宽两个方向和非常薄的厚度。它可以理解成一张纸或一张木板等,体现了体的表面特征。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丰富的空间形体,表现了透空、轻盈、延伸等特征。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起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在德国成立。由于1932年遭纳粹党迫害而被迫关闭,老师流亡他国。但仅仅13年的时间竟培养出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设计人才。包豪斯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建筑师、艺术家、画家们,我们一定要面向工艺”,包豪斯的教学计划也是用这个精神来指导的。在各个阶段都要训练每个学生用手和用脑,并且要二者统一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工艺加工的技能获得个人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以达到符合工艺的要求。包豪斯第一次把不可靠的感觉变成科学及更改的视觉法,开创了理性艺术设计的先河。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使包豪斯成为现代构成设计的发源地。

目前世界上的设计教育通行的专业基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的。这个基础艺术课的结构,是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成体系,使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不可靠的感觉基础上。基础课其实是一次洗脑的过程,通过理性的礼堂训练,把学生入学前的所有视觉习惯洗掉,代以崭新的、理性的视觉规律。利用这种新的规律,来启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想像力,并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能够创造出崭新的造型及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基础课的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设计,而不是把训练本身当作目的。训练的方法是理性的分析,而不是任意的、个人的自由表现。在立体构成教学中注重对材料、肌理和形态对比的研究,让学生发现和表现形形色色的对比关系,如物体的大小,线的曲直,肌理的光滑粗糙,色彩的坚硬感与柔软感等等。体验材料的视觉、触觉的效果和物理性能,并以纸板等材料进行构成教育的方法。让学生在不考虑任何附加条件的情况下,研究材料的空间美感变化,从而奠定了立体构成的基础,使之成为世界设计类教育中至今必修的课程之一。

2.立体构成的概念与特征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点\线\面\体的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组合成新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立体构成也是用各种较为简单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它是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排列创造出新的造型。

立体构成还是包括技术、材料、加工、设计在内的综合能力训练,可以为将来的专业设计积累大量的基础素材。通过学习、训练学生对休的想像能力、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立体构成更是研究空间形态的学科,通过空间形态的构成训练,使之形成一种空间立体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建立一种三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的想像能力和组织能力。

3.立体与空间的关系

立体有别于平面。我们从学习绘画开始接触到的都是平面的艺术作品,如素描、水粉、油画等等。虽然在平面作品中我们领略到了光影、立体、色彩等丰富的视觉感受,但表现出来的毕竟只是一个虚幻的感觉,不是真实的。当我们有手去触摸它时,只是一张平面的纸而已,它并不是真正的实体,是一个虚幻的三维空间。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广阔的自然界中,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万物,小到一粒沙子,薄到一片树叶,都是以立体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不仅有长度宽度、还有第三度,即深度。在这个可视可触的立体世界里,可以从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去观察身边事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包括自己在内的空间延续体。所以立体的世界是复杂的。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距离、方向进行观察,在头脑中将这些观察到的东西综合起来,从而掌握三维的实质。我们研究一个形态时,可以从近看和远看等各种角度去观察它,通过这种运动形式,可以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把空间再次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是由一个形态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这种关系是根据人的触觉和视觉经验所决定的。研究空间不能离开形态,形态与空间是互补的关系,形态依存于空间之中,图中可见建筑与空间的关系。

4.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区别

平面构成是有意识地将点、线、面各因素组织创造出一个两度体世界。主要的目的是建立起视觉和谐的秩序或产生有意识的视觉兴奋。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延续,把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立体化,它是一个硬度体世界,比平面构成复杂的多。一个立体物必须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考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立体构成又不如平面复杂,因为它和实际空间中的具体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形状和材料打交道,因此就可以避免出现在纸上引起错觉的三度形状这类问题。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具体的区别如下:

A. 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表现的是二维空间。立体构成的点、线、面、体表现的是三维空间。

B. 方向性。平面构成只有一个方向来表现和观察。立体构成有六个方向加以表现和观察、即前、后、上、下、左、右。

C. 幻觉感与真实感。平面构成中的体积感是二维空间上的一种幻觉,它的重心、位置、方向、形体和空间也是虚幻的。立体构成表现的却是真实存在的重心、位置、方向、形体和空间等。

D. 可触感。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只有视觉感,无触觉感。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除了视觉感以外,还有触觉感。

 

(漫步)1.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

A. 三个主要方向。三个主要方向即三维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为了获得一个物体的三维,我们可以从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和纵深方向进行测量。这三个方向由上下延展的垂直方向、左右延展的水平方向和一个前后纵深方向组成。我们可以为每个方向组成一个平面,这样就出现一个垂直平面、一个水平平面和一个纵深平面。把这样的平面由一个变成两个,垂直平面变成了正平面和后平面,水平平面变成了顶平面和底平面,纵深平面变成了左平面和右平面,这样便组成了一个立方体。

B. 三个基本视图。将一个三度体形状放置于一个想像中的立方体之中,可以建立起一个基本视图。将三度体的形状向一个想像的立方体的顶平面、前平面和侧平面上投射,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平面视图——从顶部看到的三度体形状的视图。一个正面视图——从正面看到的三度体开关的视图。一个侧面视图——从侧面看到的三度体形状的视图。第一个视力都是一个平面图。这些视图结合在一起就能精确地描画出一个三度体形状来。

C. 立体物的构成要素。1.点。立体构成中的点是小而集中的立体形态它是有形态、大小、方向及位置的变化,是把平面构成中的点加以体积化。它可以理解成一个乒乓球或一个金属球等,与球体的区别是因对比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立体构成中的点常用来表现强调节奏感与对比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线。立体构成的线是构成空间立体的基础。它把平面构成中的线,加以体积化。它可以理解为一根玻璃棒或一根木条等。线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立体构成中的线是相对细长的造型,是体的骨骼与框架,常用来表现运动感、力度感、透气感与韵律感。3.面。立体构成中的面是相对于体而言的,具有长、宽两个方向和非常薄的厚度。它可以理解成一张纸或一张木板等,体现了体的表面特征。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丰富的空间形体,表现了透空、轻盈、延伸等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