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民间文学历年试题及答案(王兴中 陈斌 主编教材)
(2010-11-24 11:08:0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自考资料 |
第一节民间叙事长诗的定义及于史诗的区别
1、民间叙事长诗:指的是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任务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长篇诗歌。
2、民间叙事长诗与史诗的主要区别
民间叙事长诗与史诗的共同之处:都要刻画人物、叙述事件。因此史诗广义上也可以叫民间叙事长诗,但两者有许多明显的区别:
1史诗与民间叙事长诗各自反映不同的社会生活
史诗是人类早期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的产物,它反映的是各民族原始社会的生活,讲述的是原始社会的民族历史,带有浓厚神话色彩。史诗所刻画的人物主要是历史上传说的人物;而民间叙事长诗则不同,它是现实主义文学成熟的果实,它的神话色彩和传奇色彩大大减弱,它反映的主要是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个人的、家庭的悲欢离合,讲述的是人生中的喜剧或悲剧。
2史诗与民间叙事长诗各自刻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史诗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塑造英雄群像,这些群像都是神或是具有奇才异能的半人半神的英雄人物。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就先后描写了几百个不同性格不同特征的传奇式人物。而民间叙事长诗描写对象上已经不同于神话史诗和英雄史诗。它为我们刻画了奴隶、农民、国王、公主王子等现实生活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人。
3史诗与民间叙事长诗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
史诗的内容浩瀚,结构庞大,包罗万象,反映了广阔久远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史诗驰骋想象,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在神奇的世界展开人物活动,在情节安排上和刻画人物上都广泛采用幻想的手法,语言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形象奇特,色彩瑰丽,情节变化无穷,充满了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
民间叙事长诗不同,它的结构简单,头绪较简略而故事性强,故事情节伴随人物性格发展而发展。它的着重点不是叙述事件,而是侧重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命运作深入的描写与刻画。它的主要人物不多,它注重叙事与抒情、叙述与描写的结合。它较多按照生活逻辑展开情节,更具有现实性。它的语言自然、朴实、简洁、富于音乐美。
第二节
汉代民间叙事诗得到发展,到东汉末年,汉族叙事诗逐渐趋于成熟的时代。
民间叙事长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反对包办买卖婚姻,追求纯真爱情。
反对包办买卖婚姻,追求纯真爱情是各民族民间叙事长诗中表现的最多、最常见、最深刻的主题。如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召树屯》、彝族的《阿诗玛》。土家族民间长诗《锦鸡》.
2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反映在阶级压迫和剥削下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是各族民间叙事长诗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以白族的民间叙事长诗《出门调》最具代表性。哈尼族民间叙事长诗《姑娘帮工歌》和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重逢调》也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3歌颂贤明君主,鞭挞残暴国王
在民间叙事长诗中,尤其是在傣族民间叙事长诗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这方面的思想内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松帕敏与嘎西娜》、《三只鹦哥》等。
4直接反映各民族起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在各民族民间叙事长诗中,还有一类取材重大历史事件,直接反映各民族人民起义领袖反对封建王朝,反对王公贵族,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其代表作有贵州苗族的《张秀眉之歌》蒙古族的,嘎达梅林》和汉族的《钟九闹漕》等。
5展现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生活习俗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以劳动生产等为内容的叙事长诗,如壮族的《三月歌》、《盖房调》;傈僳族的《生产调》《牧羊调》《种瓜调》《帮工调》等。
自考《教师能力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近现代史纲》《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当代科学》等资料:自考《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教师能力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中国近现代史纲》《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当代科学》等资料,可参阅: http://blog.sina.com.cn/njhlch/若点击不能连接,可复制后在网页粘贴) 电话1508700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