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四大问题

标签:
国家大剧院北京歌剧蝴蝶夫人弄臣普契尼意大利原生态台词照片文化 |
分类: 原创 |
不到三个月前,我去了一次国家大妓院。
咦?写错了,是国家大剧院。
当然去大妓院我也没有意见。
但是我是有身份证的人,只能去大剧院。
那次是去看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
当天因为雅兴大发,又没有票,只好请在北京媒体圈混得不错的师弟给搞了一张。
其实我是更想看《弄臣》的,当然我也只是到了大剧院看到大海报才想看的。
可是我在北京等不到开演、或者说开眼的那一天了。
开场前我还装模作样地在大厅转来转去,来回欣赏。说“不错,嗯,不错!”
暑期演出的节目单也不错,各取一张。在马路边坐着看汽车的时候可以垫着用。
当然只在一个架子上取,因为每个架子上的东西是一样的。
入场要从地下进去,于是头顶就是大剧院在地上的巨蛋旁的水。
然后正式进场,相机就“被寄存”了。
请注意我使用的是和“被自杀”、“被就业”一样的“被”字句。
然后我进入大剧院里的歌剧院。在二层。
台上全是衣冠楚楚、雍容华贵的,但我旁边怎么坐了个穿短裤的?
然后黑灯,报幕,鼓掌,开演。
上来直接就是意大利语。
没一句能听懂。
我开始奋力欣赏,结果发现四大问题,大得不能再大的问题:
我土嘛,于是刚黑灯就拿出手机拍视频。结果手机上出现一个晃来晃去的红点点。
我回头一看,一个管理人员拿红外线照我手机,不让拍摄。
我跟他说:“我听不懂,录回去研究一下不行啊”!
周围的俊男靓女都看我,连穿短裤的都看我。
看什么看!于是我收了家伙,那人又去红外其他人了。
台上的演员好像没有麦克风一样,是纯用嗓子在唱美声。
场子那么大,大家就想象效果吧。
见过原生态的,没见过原声态的。
于是歪着耳朵狠狠地听。
由于唱的是意大利语,又是在中国演出,那么当然是要显示台词的。
于是在剧场上方有一个电子屏,横着放,剧场有多宽它就有多长,横排显示英文。
而在剧场两侧还各有一个电子屏,小得不能再小,显示中文,还竖着显示。
我看了二十多年书,眼睛都没事,可是在看这个电子屏的时候根本看不清,我只好听意大利文。
虽然看不清字,但能看清格局,那就是:中文台词显示的时候是分两三行的(因为屏小嘛),可是不排版,往往几个意群挤在前两行,到第三行只有一个字,太粗糙了。
国家大剧院的座位平均每个造价 76 万,按理说应该坐着很爽。
可是绝对不爽。挤得要命。
我只能窝在我的座位里,然后膝盖提到半空,顶着前排的椅子背。
我尝试了好几个公共场合可以接受的体位,只有这个体位可以坚持看三小时的演出。
我才一米八,还是亚洲人,已经被座位搞得如此局促,那么如果是欧美人,情况随便设想。
由于以上四大问题,导致我欣赏得极其辛苦。
以我的智商,看了四十分钟,愣是没明白到底演的什么意思。
幸好这时三分之一场休息,我立刻出来透气。
听说相机解禁了,于是去领了相机,加上另外两次休息,我在大剧院里到处拍照去了。
上面的照片尽管不尽清晰,但还是挑出来的。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在日本过日子的表哥给我带的索尼相机难用得要死,去年到北京做两会还直接坏了,不好修。于是这次只能借兄弟的相机,又不太会调试,所以照片拍得差强人意,啊差强人意!
但我去看演出不是为了拍照片的,我拍照片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因此当我钻进“天安门西”地铁站时,感觉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