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风遗泽,悼林耀基先生

(2009-03-23 04:36:33)
分类: 散文随笔
流风遗泽,悼林耀基先生
流风遗泽,悼林耀基先生
 
高 远

    林耀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享誉国际小提琴教育家。数十年来,林耀基先生弟子获得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各项世界顶尖级小提琴大赛奖项,被世界同行誉为“金牌教练,冠军教授”,“伟大的小提琴教育家”。

    我最早记住林耀基先生的名字,是九十年代初。那时去中央音乐学院看望同学,遇到他正在院中和一位先生说话。这位先生推一辆自行车,面目和善,笑脸对人,衣着朴素,像个看门大爷。同学告诉我,他就是闻名音乐界的林耀基教授。我当时深感惊奇,以林耀基先生的身份和名位,该像音乐圈不少“高高在上”的教授那样,不苟言笑,一本正经,脸不似阴沉木,也要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尚感”。林耀基先生给我的“印象”与这些挨不上边儿。

    1998年,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刘霖先生到巴黎做学术研究,我们恰好同住艺术城。一年时间里,我常向刘霖老师请教音乐问题,也闲聊国内音乐界的人和事。一次谈到林耀基先生,刘老师说,林耀基不愧为中国音乐界的骄傲和楷模,他的学生获奖极多,为中国争得了巨大荣誉。可是他本人却无怨无求,生活清苦,除小提琴和学生外,别无旁骛。还打个比方,林先生给学生上专业课,常是正骑着自行车(学生管这车叫“巡洋舰”)从琴房下路过,听到学生的琴声有问题,搁下自行车就上琴房。从学生的音乐或技巧问题说起,一上课来就半晌或一天。他早忘记自己马上要办的事情,甚至忘记休息和吃饭。这就是林耀基先生教学精神的缩影。

    前天,同学发信给我,说林耀基先生去世了。我赶忙上网查询,林先生早于3月16日凌晨因病突发在家中去世,享年72岁。实在是太可惜了,按现代人的标准,72岁正是老年人的“青春时期”,林先生辞世给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界带来的损失无可估量。我看到学生们的回忆文章,得知他去世前一两天还在给学生上课,还骑着那辆大二八自行车在学校“巡查”,还常给学生拎包,还不时把学生安排住家里,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林耀基先生走了,他名扬海内外的“林氏教学法”,曾使胡坤、薛伟、吕思清、柴亮、李传韵在内的众多琴界学子脱胎换骨,凤鸣高岗。林耀基先生是中国音乐界的老黄牛,默默耕耘,无怨无悔;他更是一座高山,巍巍乎入云端,令人凭空仰止,激扬感叹。

    林耀基先生教学法中曾讲过这样一句话:“左手珠一串,弓子来穿线”,本是解析小提琴重音和顿弓演奏技法,林先生的学生何尝不是他以心线串连起的,一串串熠熠闪光的珍珠呢?祈望林耀基先生的弟子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续林先生辉煌艺术乐章,使其精神长传不泯。

    林耀基先生走了,他的道德人品、学术思想,永留中国文化长河。林先生的艺术人生“源自然出境化独成一家,流风泽炳乐林师表长存。”林耀基先生一路走好。

流风遗泽,悼林耀基先生


注:上为林耀基先生像(自新浪网);
下为林先生去世前仍在使用的凤凰牌双梁大二八自行车(自中国音乐学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