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门讲学录
高 远
儒雅南开
我在南开的讲座,校方安排在伯苓楼报告厅。南开对于我有着特别的感情,十年前,我大学毕业音乐会,就是在南开举办。十年一瞬,乐音已渺,南开依旧。
这次讲座,南开学生们给我的印象儒雅、自信、勤奋、好学。讲座中学生们听得仔细认真,真挚投入,讲座后的交流,学术问题较多。南开的学术氛围,既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又有“和而不同”的大情怀。
讲座结束时,当礼仪小姐赠送我带有南开标志的纪念品,苍朴的徽标告诉我南开人的秉承精神: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现代财大
财大的新院是天津最漂亮的新校园之一。财大新院的楼宇、校舍、湖面、马路,处处充满现代气息和超前理念,与欧洲新建筑理念同步合拍。
我的讲座在月牙厅,厅内的结构、设色、光线让我有在欧洲演出时的相识感。我感觉好像不是在讲座,而是在做专场音乐演出。讲座中,学生们一丝不苟,我讲解得尽量细腻。互动环节多半是围绕法国风情和出国留学的话题。
最后我告诉学生们,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最后比拼都不仅仅是本行业的才华,而是每个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积淀。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千行百业,最终的价值都会体现在文化的范畴。
工大清新
我到工业大学新校区,以为进了开发区,院内新楼、新房、新树,一派清新的景象。
讲座前,许多同学与我攀谈,问我有关法国留学生活的情况。讲座中,学生们陶醉在了异国情调当中。互动环节,学生提问反倒不如讲座之前多。当讲座结束,学生们又围上来与我交流各式各样的问题。我想,这可能与他们学习背景有关,在公众场合不善言辞,讲台下与你真诚相待。工大学生举止让我感觉到他们稳重、内敛的性格一面。
师大热情
天师大是我在津高校讲学印象最为深刻的院校之一。天师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在学生提问的问题中,有人问及关于艺术作品升贬与艺术家的价值。
我告诉孩子们,好的艺术作品,哪怕不为那一时代的人理解,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也会被人发掘,为人所知。比如中国的阿炳、欧洲的画家梵高、以及莫迪利阿尼等人,他们都属于此类情况。但是并不是所有好的艺术作品都能被后人发掘,为世人所知。因为发掘这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本身,也要有时代机遇和历史的条件。
同样,艺术的贬值与升值,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衡量它的唯有一点,那就是时间,时间是试金石,这是一个颠覆不灭的真理。
科大自然
科大的讲座安排在老校区,团委干部提前就告诉我,科大艺术系的学生因为都在泰达开发区,路太远,许多学生们赶不过来,老校区听艺术讲座的人数可能不会太多。
讲座开始时,我发现学生比其他学校确实要少一些,我与学生们一起挑选感兴趣的话题交流,整个讲座气氛温馨自然,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离开。与科大学生们交流的温馨感觉,至今令我难忘。
医大古朴
医科大学是我在天津高校讲学中路途最近的一个,我去时惠风和畅,桃红李白,医大院中的桃花伴随和煦的春风,使人心旷神怡。医大的讲座,几乎坐满了人,唯一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讲座前与讲座后,学生们提问题的人都很少。讲座当中,学生们却是热情投入,激情高涨。这种情形让我回想起了几年前相同的一幕。
2001年,一个由台湾医务工作者组成的交响乐团到巴黎演出,我听到医生乐手充满热情与奔放的演奏时,激动而感慨。休息时我去与他们攀谈,发现他们大多数人都比较含蓄,不善言辞。我想,医生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是非常热爱本职工作的,因为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他们才对艺术充满美好的追求,艺术才成为“白衣天使”们的“红色恋人”。我相信,医大的学生也是如此。
理大严谨
我在理工大学的讲座,是在八里台本部老校区。这次讲座比较特别,面对理工校内从事艺术学习的学生。
在我的印象里,理工与艺术是两朵姐妹花,互相借鉴,互相交融,但是如果实际将两花撷在一起,并不是朝夕易事。当时看到学生们对艺术了解的高涨情绪,将本来计划讲法国人文风情的话题,临时改为法国艺术方面的题材。
理工大的讲学给我的印象,是严谨理性与自由浪漫的结合。愿理艺和谐之花,开得更加扎实灿烂,各得姿彩。
天大淳厚
天大是中国著名的百年老校,它的每一块砖瓦都记载着沧桑,每一栋楼宇都铭刻着历史。
天大的讲座中,学生们听得安静宁息,我也讲得尽力完美。互动环节,我是第一次以接纸条的形式回答学生们的问题。有的学生们问:“高老师,您遇到过艳遇吗?”也有的学生问:“法国人的浪漫体现在什么地方?”从学生们的问题中,我看到了天大学生纯洁背后的真挚情怀。
天大的学生中规中矩、真诚而有素养,学生们的真挚情怀与天大的淳厚学风使我记忆犹新。在这里,感谢每一位在天津高校讲学中给予支持的领导和师友们,祝愿他们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注:图为高远天津大学讲学照片
特别公告——高远新书《情怀巴黎》出版
温馨推荐:高远博客圈
http://q.blog.sina.com.cn/gaoyuanfr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