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丹的情人面对面
高 远
在巴黎国际艺术城我的工作室对面,是以电影《罗丹的情人》而广为人知的卡缪·克罗黛尔曾经居住过的房子。
卡缪·克罗黛尔是19世纪印象主义时期一位很有影响的女雕塑家,她一生中的孤独乃至以后被送进神病院郁郁而终,也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卡缪·克罗黛尔出生在法国一个名叫费莱-恩-塔当努瓦的小镇。小时候克罗黛尔就显示出了非凡的艺术才能,她的父亲非常疼爱她,母亲对她的自傲和她对艺术的酷爱心存介蒂,弟弟保罗是她最亲密的人之一。
当时,一位叫艾尔雷德·鲍切的雕塑家注意到了她的才能,鼓励她按照自己喜爱的道路走下去,克罗黛尔开始有了一些成就,那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岁。
后来,她的全家迁居到了巴黎。一天,老师鲍切把好友罗丹请到了座落在蒙帕那斯的工作室里。当时的罗丹已经被公认是当代最重要的雕塑家了,罗丹惊异的发现克罗黛尔与自己有共同的艺术感觉和惊人相似的想象力,不久,克罗黛尔就在罗丹的工作室里工作了。
此时他们的友情的天空还是一片风和日丽,没有半点的云丝。大概是因为在此以后克罗黛尔没有单独创作出过作品,所以后人猜测从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的时间里,罗丹的部分巨作是克罗黛尔构思完成的。
但不管实际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是罗丹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最丰产的时期,他的作品明显地表现出了比以往更深的思想境界,从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思想者〉,〈沉思〉中便可以得到证实。
这时候乌云开始渐渐袭来,以至有了闪电雷鸣。罗丹身边的模特兼情人罗斯小姐在知道真相后与克罗黛尔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罗斯是罗丹在年轻时处于绝望中的忠实的伴侣,为他生过一个儿子。罗丹很想长久的与这两位女子相伴,但克罗黛尔不这样认为,她为此感到伤心和悲哀。
传说中德彪西在这个时候闯入了克罗黛尔的生活,这使罗丹心生嫉妒。在数次争吵之后,克罗黛尔提出断绝他们之间这难以为续的友情。自此,克罗黛尔便搬进了圣路易岛上现在位于艺术城对面的这栋房子,从克罗黛尔当时创作的一个名叫〈成熟〉的作品中,一个人依依不舍和另一个人断然拒绝又略带悲伤的表情,不难看出罗黛尔克此时的心情。
也许人可能都会有善良和险恶的一面,伟大的罗丹也不能例外。罗丹或是嫉妒罗黛尔克的才能,或是怕她泄露什么,他经常派人去抢劫和骚扰她。罗丹此时的声望已达到了顶点,连名噪一时的剧作家兼诗人、后来做了驻日本和美国大使的罗黛尔的弟弟保罗·克罗黛尔都在他的地位和权利之下。
保罗只有想办法找到精神病院的医生,为姐姐开具了一张医疗证明,把她送到巴黎附近的维埃拉尔精神病院。由于长时间的折磨和惊吓,克罗黛尔后来被确诊为得了“被迫害妄想症”,她只吃生的鸡蛋和带皮的土豆,并且常常担心罗丹以及罗丹的亲信来谋害自己。
二十九年这样的生活,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个才女,克罗黛尔经已变成了一个又痴又呆的老妪,在战争中一个阴暗而凄雨的日子里,克罗黛尔离开了人世,走得像一片飘落的树叶,无声无息。
克罗黛尔的故居如今还有人居住,窗前的石墙壁上凹刻着她在给罗丹的信中的一句话:“我住在这个空荡的房子里,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
每当我走过这栋房子,常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当一个时代,一个伟人声誉荣顶,成为了民族的英雄的时候,有谁?有谁还会记得这朵乌云下曾经绚丽过的小花呢?
文章引用自:http://www.gaoyuanparis.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