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空某部飞行员刘玉桩,驾机翱翔于4500米高空,突然遭遇重大险情,飞机急速下降,转瞬已到人机分离决策的临界点。千钧一发之际,哪怕推迟一秒跳伞也将给自己的生命造成更大危险,他却毅然猛拉驾驶杆,调转航向,避开人口密集的村庄,冲向山谷……
2007年1月9日,南方某机场上空天高云淡,微风轻拂,能见度大于10公里,是飞行难得的好日子,驻汕空军某部正紧张有序地组织飞行训练。15时38分,僚机飞行员刘玉桩充满自信地跨进飞机座舱。这位有着26年、2700多小时飞行经验的飞行员,曾荣获空军飞行人员银质奖章。此刻,他将与飞行员刘成进行双机编队起飞,这次,他们和战机都已是当日第4架次起飞了。15时48分,双机正常起飞、出航,在预定空域顺利进行课题训练。正当他们完成第二次拦截训练后,回转再次飞向截击线起点的平飞中,一场意想不到的重大险情突然袭来。
僚机飞行员刘玉桩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响,“情况不妙!”他暗叫一声,马上意识到飞机可能出现故障,立即快速扫视座舱仪表,很快就发现发动机转速、喷气温度陡然下降。
“发动机振动。”刘玉桩立即向指挥员报告。
“检查发动机工作,保持好状态,准备返航”。指挥员回答。
刘玉桩凭借多年来成功处置17起特情的经验,并根据发动机异常情况,很快就判断出这是发动机空中停车,此时飞机飞行高度为4500米。16时06分30秒,刘玉桩向指挥员报告:“发动机停车”。他仔细地观察着座舱内各个仪表数据,极力思索下一步处置方法,一心想着要把飞机安全飞回去。刘玉桩听着指挥员的口令,冷静地把油门收到慢车位置,打开点火电门,并按下起动按钮。
生死关头驾机避开村庄冲向山谷16时09分20秒,刘玉桩紧紧地握着油门杆,努力操纵着飞机转向机场方向。忽然,刘玉桩感到飞机在明显地抖动,随即他再次听到飞机发动机又“嘭”的发出一声巨响,耳畔不断传来发动机干磨的声音。当刘玉桩再次扫视座舱仪表时,糟糕!全罗盘不指示了,飞机正急速下降。16时09分35秒,刘玉桩向指挥员报告:“全罗盘不指示了,请示引导。”
“打开二次雷达”指挥员回答。
刘玉桩一边做动作,一边仔细地观察仪表,高度表显示2500。
突然,中央警告灯频频闪亮,火警信号灯发出刺眼而眩目的红色警示;转速、温度急剧下降,耳边不停地响着语音告警,刘玉桩判断发动机再次停车。
他心想着看看能不能空滑回去,但是当前位置距离机场还有上百公里,情况万分紧急,如果不及时跳伞,后果将不堪设想。飞机下方又有密密麻麻的村庄和成片的稻田,山岭中还横贯着一条高速公路,汽车在奔驰着。要是地面也有易燃品,携有航油等易爆物品的战机无疑会变成一颗重磅炸弹,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刘玉桩果断做出决定,不管怎样,一定要将损失降到最低。
此时的每一秒都生死攸关,刘玉桩不是不知道,跳伞哪怕晚一秒钟都将给他的生命造成更大的危险。但他在飞机即将坠落的最后关头,拼尽全力猛地一拉杆,带着战机奏出了生命中的最强音:战机改变下滑状态,奋力向上一抬,避开村庄,冲向山谷。16时10分35秒,“跳伞、跳伞”指挥员急促地喊道。
刘玉桩瞄准时机,选好跳伞着陆点后,瞬间,刘玉桩和座椅一起弹射出舱。高速坠落的飞机一头栽在山谷中,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冒起浓浓的黑烟,大火也顺着山坡蔓延开来。
刘玉桩拉开紧急跳伞弹射拉环的一瞬间,仅仅0.3秒,四枚火箭弹就把座椅上的刘玉桩弹射到200米的高度上,虽然他被顺利地弹射出驾驶舱,但瞬间爆发的17个G的载荷却把刘玉桩的腰给震断了。
很快,当地村民赶来救援,跳伞着陆的刘玉桩顶着腰部剧烈的疼痛,向村民借来手机,拨通了电话:“报告政委,飞机没保住,我有责任……”。此时的刘玉桩哽咽着、泪流满面地说不出话来。而当刘玉桩安全跳伞的消息传到机场后,官兵们终于松了口气。
冒险接受手术只为重返蓝天
在地方人员的协助下,刘玉桩被及时送往揭西县当地医院检查治疗。1月12日,经专家组检查鉴定,此次事故原因是由于飞机机械故障造成的。
刘玉桩的伤势非常严重,他被送回汕头后,市中心医院对他进行精心治疗,组织专家进行了几轮会诊,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非手术治疗。如果进行手术可以恢复得完全一点,但是要冒一定的手术风险,如果手术伤到神经或者是脊髓将有出现瘫痪的可能。保守治疗相对比较安全,但没有进行手术恢复得好。
“我还想飞!”几天后,已经接近飞行员服役最高年限的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手术治疗,他请求妻子在手术单上签字,情辞恳切:“做不了手术,我就再没机会重返蓝天!”
刘玉桩被推进中心医院手术室的那一刻,他和妻子在心里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对刘玉桩的妻子来说:手术室外等待的4个多小时的过程既漫长又揪心。
手术成功了!为了不对日后的飞行产生影响,尽管额头的汗珠一个劲地流,刘玉桩极力忍耐坚持不用止痛药物,并在医生的搀扶下坚持每天下床锻炼。目前,他的恢复情况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