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终于花了40元去看了《夜宴》(上海看电影上午是半票,全票是80元,比进口大片贵)。看过这个“大片”了,也来胡说八道几句,否则对不起我那40块血汗钱。
开始时感觉是个恐怖片,无鸾和那些舞者戴着面具僵尸般舞蹈的样子让人生畏。
看了半小时左右,有点瞌睡,再看到一个半小时左右,又有点瞌睡,提着精神,把这个吹得神奇的“大片”看完,心里沉闷得不得了,怎么也笑不出来。
如果冯小刚大导演花那么多钱过了一场“大片”的瘾的话,我是花钱找罪受。总希望自己看过诸如此类的中国“大片”之后,能够得出一个结论:不至于是那么差吧?可是,不争气的我还是要说:看中国大片,失望总是难免的!
说《夜宴》好也要有理由。
说它不好同样也需要理由。
那么我就把我看完此片失望的理由说说吧。
理由一:故事的简单撑不起一部大片。我不知道是中国的编剧不会讲故事还是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故事。我总觉得一部大片没有一个好故事,或者说没有丰富的让人惊叹的情节来支撑,是靠不住的。我没有在《夜宴》中看到波澜起伏的故事,看到的只是中国导演用来炫技的一场场精美的风景和打斗场面。这些已经用滥了,已经让人恶心了,为什么每一个中国“大导演”都喜欢如此的重复呢?是不是没有这些东西就证明不了这些“大导演”的艺术品味呢?为什么就不能够好好的讲一个故事给我们老百姓看呢?
理由二:人物都是扁平的。《夜宴》里有不少人物,看完后,记住的就是几个明星的真实名字,电影中的人物现象一片模糊。每一个貌似有个性的人物都因为缺少必要的铺垫和塑造变成了戴着面具的影子,整个一部电影就是群“魔”乱舞,没有一个人物能够让我震撼或者说回味。因为人物形象的扁平,导致影片中所谓的爱情,所谓的欲望……变成了一场白开水般的宴席。这一次,冯小刚这个厨师是失败的,我还是希望你多做一些像《手机》《天下无贼》这样的宴席给观众吃,否则群众真不会卖你的帐!别小看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关于电影的大宴我们也吃多了,拿粉丝当成鱼翅卖给我们吃,我们也是能够吃出来的,尽管冯导在粉丝里加了很多诸如鲍汁一样的上好佐料。
理由三:台词的莫名其妙。也许冯导和编剧都说,这些台词都是我们故意这样说的,那么我就无话可说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台词只证明了一点:中国导演的“大片”恐惧症越来越深重,吓得连话也说得年伦不类,简直无药可救……
我多么希望能够坐在电影院里看像《勇敢的心》这样的大片,我多么希望中国的导演能够拍出《勇敢的心》这样的大片呀,这样我们中国的观众就有福了,你们——中国的大导演们同样也可以获得真正的尊敬!而不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孤芳自赏!因为观众买电影票的钱不是偷来抢来的,是一分一分赚来的!我们淳朴的愿望会不会一次一次的再度落空呢?你们人模狗样地做宣传时,或者在数钞票时,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太热爱电影,我们才会如此的苛求!所以,这个问题的确应该让中国的导演们来回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