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金劵常识(三要点)
一.发行初:纳关税专用,图式统一,印刷厂家单一,面值不大,票幅尺寸大.
关金劵是海关金单位和海关金单位兑换劵的简称.其设计版面标注民国19年<1930>,实发于民国20年<1931年>.由当时国民党能掌控的中央银行发行,标注上海(因中央银行总部最早设于广东,后设武汉,此时设于上海).发行目的是专供缴纳关税用,不参与市场流通(关金使用过程中,流通货币为银本位货币及民国24年后的四大法币).关金劵图式统一,正面中间为孙中山像,背面为银行大厦.仅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刷.面值不大,分别有10分/20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50元/500元.票幅尺寸大,如20元的为88X192MM,主体为直式.
二,使用过程中:用途扩大,参与流通,印刷厂家增多,面值变大,票幅变小.
民国政府为筹资应付乱局<日寇进逼,民国政府由南京迁武汉__后再迁重庆,内斗等>筹集资金,民国31年(1942年)4月起,推出关金劵流通政策,以1元关金当法币20元在市场流通.随时间推移,虽图式不变,主体还是直式(个别横式),但面额变大,千元万元甚至25万元的也出现了.但票幅尺寸变小了,如民国37年中央版的红5万元为63X154MM.参与印刷的厂家由单一的美国钞票公司扩大到德纳罗/保安/华德路/大业/中华书局/中央厂.
三,结局:使用和流通18年退出,很有收藏价值.
靠印钞度日,再加内战升级,通货膨胀加剧,关金及央/中/农/交行的四大法币难以为继.国民党政府于民国37年(1948年)废出发币与关金劵,实行金元劵制度.以1金元劵兑换法币300万元.至此,关金劵流通18年后退出历史舞台,四大法币退出流通,农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钞票发行权终结,由中央银行独揽发行权.有人统计,使用和流通18年之久的关金劵全套共55种.由于印制规格统一,币面上均标有关金二字易于识别,独立成体系,全套55种除少数几种外,易于收集,加上本劵能深刻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历史情况,为收藏者所喜爱.
中央银行法币收藏知识
纸币是国家名片,中央银行纸币是主线收藏.
中央银行法币(一)
民国25年中央银行实行法币制度.分别发行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6种.虽然由不同印刷厂承印.但是同面值颜色统一.
一元 红色5个品种17个版别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印红牌坊无字轨1种发行100万 稀少 参考价全新12000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印黑牌坊无字轨 单字轨 前后字轨3种 参考价全新200-1000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印宝鼎无字轨 单字轨 前后字轨2种签名共4种
(此无字轨票出了后加的,号码加到边框里,注意区分)参考价全新10-2000
德纳罗3种签名 参考价全新15-80
华德路圆体 圆体加进 4种签名共6种 参考价全新12-200
伍元绿色8种
德纳罗3种签名 参考价全新12-90
华德路圆体 4种签名共5种 参考价全新15-200
10元蓝色9种
德纳罗签名3种 参考价全新 10-80
华德路圆体 签名5种共6种 参考价全新 12-200
50元蓝色
华德路50元 2种签名 重庆地名发行100万珍稀 参考价全新80-20000
华德路100元绿色3种
2种签名 大小签名共3种 重庆地名发行100万珍稀 参考价全新60-8000
华德路500元红色
发行200万,大面值,稀少.参考价全新6000
民国26年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印宝鼎无字轨单字轨2种 参考价全新300-4000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印宝鼎无字轨 单字轨2种 参考价全新400-2000
|
苏骏
我的博客coinfans.cn
淘宝店铺http://shop33014611.taobao.com
bbs.coinfans.cn
025-51560381
13337816760
QQ31443219
|
|
金圆券的版别
金圆券币种类自民国三十七年8月23日金圆券正式流通至民国三十八年七月四日正式废止金圆券止,金圆券共计流通10月又11天,但如此短短十个多月里,金圆券竟印制了66种版式(不包括字规,号码的差异),其中正式发行的主币券有47种,辅币券3种,已印就但尚未发行的有主币券8种、辅币券1种,仅见试摸票票或样票的7种。(未印就)。其面值计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圆、伍圆、拾圆、贰拾圆、伍拾圆、壹仟圆、伍仟圆、壹万圆、伍万圆、拾万圆、伍拾万圆、壹佰万圆、伍佰万圆十八种。印刷厂家分别有美国钞票公司、美商保安钞票公司、英国德纳罗印钞公司、中央印制厂、中央印制厂特约一厂(大东书局)、中央印制厂特约二厂(京华书局)、中央印制厂特约三厂(上海中华书局)、中央印制厂特约四厂(三一印刷公司)及中华书局九家。
大东书局创办于1916年,早期设在上海福州路的昼锦里,合资创办者是吕子泉、王幼堂、沈骏声和王均卿。1921年,把发行所迁到福州路的怀远里,1924年改组为股份公司,1931年又迁到福州路山东路口,即有正书局的原址,门面也大大扩充,当时的经理是沈骏声。抗战胜利后,大东书局侵入了官僚资本,董事长也移位杜月笙担任,且国民党人士陶百川掌握了局务。京华印书局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北。京华印书局前身是由强学会改组的清官办撷华书局,为官营印刷机构,光绪十年(1884年)组建,原址位于前门外西柳树井(今珠市口西大街)。光绪三十一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资接办,改名为京华印书局。旧址为京华印书局厂房所在地。楼共3层,占地面积1
100余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建筑西南部成锐角形状,平面呈不规则的矩形,形似轮船,俗称“船楼”。楼内有楼梯3组及垂直运货电梯1部。主立面(即南立面)一层为水泥抹面仿块石墙,有券门、券窗,二、三层中间有石柱5根。柱间有阳台,饰以铸铁花式栏杆及仿石栏杆。屋顶有檐口女儿墙,正中镶有大钟。东、西立面装饰简单,有方窗,为印刷车间采光所用。有铅印部分设备,后增设彩印、石印,以印制教科书为主。1920年印书局于虎坊桥建工厂,并增加铜锌版、珂版、绘画3个部门。1937年后,生产停顿。
-------苏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