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外育儿粉丝小车哈利波特学校假期阅读杂谈 |
分类: 育儿 |
今天是期中假的第二天,今天老二归我管。现在还不到十一月,可是已经贼冷贼冷了,手放在外面冻得生疼,所以只有带老二去市中心的市立图书馆了。我说“到了图书馆咱俩一人念一本书,我给你念一本难的,你给我念一本容易的。”老二说“那你得让我玩一个小时网上游戏。”---惯常的讨价还价。老二玩游戏动静忒大,玩失败了,会在自己脑门子上‘啪’拍一巴掌“Silly me!”;赢了,还要起身右腿并左腿‘啪’行个军礼:“Oh yes!”,一会儿就引来了一个粉丝。
知道啥叫崇拜的目光吗?我算是知道了老二为什么这么喜欢上图书馆去玩游戏了,宁愿放弃家里舒适的环境,合着孩子也是很享受引人注目的感jiao(3声)滴。
另一个粉丝来到。这个男娃娃的头发酷毙了。
这个小粉丝很铁杆儿,以至于老二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一度俩人还打起来了,我过去说老二“他那么小,你干嘛冲他扔玩具啊?对你的粉丝要NICE.”老二说“他老跟着我,拽我衣服,还抢我正在玩的玩具,我不给他他就拿别的玩具先扔的我。”那个妈妈离他们俩比我近多了,也不动弹,我过去说老二时(我可是说的中文)那个妈妈说“没关系,让他们自己解决好了。”我听过很多回这样的话了,很多妈妈认为孩子应该学会自己解决争端纠纷,如果冲突不是太激烈的话。可我这不是觉得老二比别人高大得多嘛。后来我们回家时,走到图书馆门口我转身给老二拉拉链时发现这小家伙竟然跟在我们后面出了门,还是我回头去喊的他妈妈,她正跟人相聊甚欢呢。
老二玩游戏,我坐一旁无所事事,就顺手在离我最近的书架上拿起了一本书,一看就没放下来,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书名是“All about J.K. Rowling",就是“哈里 波特”的作者,名叫Joanne Rowling。曾几何时有很多英国男孩为了表现自己很MAN,扬言不看女人写的书,所以JOANNE的经纪人就让她用缩写名,可是用缩写得有个中间名,她就用了她最爱的外祖母的名字“KATHERINE"的第一个字母。当然“哈里波特”一炮而红后那些男孩儿就不介意作者是个女性了。上左图是书的封面;中间是罗琳二十出头时;右边是她四十出头出名时(女人真是不经老哈,二十年的时光竟能让一个人判若俩人,想想别人看自个儿。。。)
小的时候罗琳随父母多次搬家,多次转学,性格比较内向害羞,所以常以阅读自娱。后来大学学的是语言专业,法语和英语,那时候她已萌生了要当作家的意愿,所以在毕业后去巴黎,葡萄牙任英文教师的同时常常写点东西。一九九七年她与第一任葡萄牙籍丈夫结婚并育有一个女儿,后来分手,在葡萄牙工作也没了着落,曾一度情绪低落,生活窘迫,所以回英国投奔苏格兰她妹妹那儿。后开始进修教师职业,再任职教师。七年当中带着小女儿,还要工作,而“哈里波特”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中孕育,成熟的。随着“哈里波特”的成功,从此她的命运开始了新篇章。二零零三年她与一医生结婚并育有一子。现在她为自由作家,过着幸福的生活。
罗琳告诫有志写作的年轻人:“尽可能多地阅读。然后从写下你所知道的事情开始--你的经历,你自己的感受。我就是这么做的。”
给老二规定了一个小时的网上游戏时间,所以一到点儿我提醒他,他就马上离开了计算机(表扬一个)。我说我们该读书了,他就自己去找书。右上图满脸惊喜是因为找到了一本喜欢的书。可不知为什么要躲到一个书架的后面去读书,问他,他说“好不容易甩掉那个Little boy,你能不能也别拍照了。”
‘小车不倒只管推’,咱家新一代农民对这小车倍儿感兴趣,推了一圈又一圈。推这小车对孩子来说还是有点儿挑战性的,一不留神会倒。散步时路过这个地儿,类似于室外的矿工纪念馆,这小车也不是农民用的,是早年英国人从井底往外运煤的车,跟咱们的一样。
回忆婴幼儿时光。
市中心广场上居然有这个玩艺儿(转三五分钟0.8英镑,大约12块人民币),大概是因为放假了。以前老二看到总要坐一回,后来去了巴黎迪斯尼乐园后,每次我都说你都坐过过山车了,好多惊险的玩意儿都玩过了,这多小儿科呀,他就好长时间不好意思提出要坐这玩艺儿了。今天他是这么说的:“Mummy,I
will be very happy if you
其实我很享受领着老二一整天东游西逛的快乐时光,当然得干些有意义的事情是快乐充实的前提,比方说在家做做功课,去图书馆看看书,和那儿的别的小朋友玩玩。然后逛逛街,在外面吃个午饭:Fish 'n'chips(炸鱼块和土豆条),再喝点儿东西。老二和我一样也慢慢被英国文化渗透着,喜欢坐在安静的家居式的,有阳光透进窗来的咖啡吧里,我喝我的咖啡,他喝他的果汁,我看我的时尚杂志,他玩他的玩具,间或聊聊天儿,一派祥和气氛,惬意啊!爸爸忙的时候,老二其实就是我的一个伴,我常常把他当个大人,与他聊天,什么都聊,从他来到这个世界起。相对于国内的妈妈,俺们在孩子小时就好可怜(允许顾影自怜一下哈),孩子小,老公要上班,也没任何人帮忙,每天中午一过,就不时地看钟,盼着老公早点儿回家。除了一个人带孩子辛苦外,那种孤独是很煎熬人的。想起老二四岁之前我都是在家做全职家庭主妇来着,可那时候极度郁闷,老想着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啊,就盼着老二快快长大,我好重获自由身。现在想来,那时候该是多么值得珍惜的时光!这就是很多人常常犯的错误:不珍惜当下。英国也有句谚语说“对岸的风景总是最好的”,原来也不仅仅是我们会犯的错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