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早教家庭作业育儿阅读生字兴趣学前班生日杂谈 |
分类: 育儿 |
每个星期三,老二会拿回来这个小本子。Victor是老二的名字,上面还写着“Words and sounds ”(词汇和语音)。在英国,孩子四周岁后的那年九月进入小学,第一年叫“Reception",相当于预备班。第二年叫”Year 1",也就是一年级了,老二现在就上的是一年级。记得刚开始上学时,周围的朋友都笑说老二“这么个淘气小小子就要上学了吗?他坐得住吗?”将近两年过去了,淘气小子被调教得逐渐懂规矩多了。当然期间是得到了很多教训的,这是后话。
这是上个星期三,六月十一号发的生字。每次发九个生字。这个星期学的语音是长元音“ie”,当单词里最后一个字母是Y时,就发“ie"音,同时,i和e中间夹了一个辅音时,那个i也发”ie"的音。我觉得非常奇怪的是我们学英文时这样的规则学得挺绕人的,得死劲儿琢磨才貌似找到规律,可到了老二那儿就那么理所当然,他看见就会念,还触类旁通,我找来“My","Fine"之类的,他不会出错哎。难道老师有啥高招?
到了这个星期二,就是昨天,就听写了上周二发的那九个生字。老师改了,覆盖在同一页上,周三发回来,连同另外九个新的词。上一次和这一次老二都全对哈。不过也有出错的时候,最惨的一次是在第一年,对错各三个。每次要他做作业,我先发怵,因为一定是一阵反抗。道理说了无数遍,加上软硬兼施,效果都不佳。后来我要他做作业时,我说咱俩比赛,你先念,看我能写对几个,然后我念,看你能写对几个,这样他就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了。哈!屡试不鲜。每个星期天帮他过一两遍就行了。
这一面清楚一些,老师写着“Well done!”(相当于“真棒!”).老师还盖了个戳儿,上面写着“Keep up the hard work”,相当于“继续努力!”相当于对老二的工作的全面肯定。每次看见这个都会叫俺心花怒放,不过都是偷着乐,不能让老二有骄傲自满情绪,更不能让他觉得他是为了父母而学习。唉,时时都要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阶级斗争的弦一刻都不能放松。
这是老二这星期要阅读的课外书,当然也可以在学校读,那就是别人玩儿的时候你读书,估计这相当于太阳打西边出来。读课外书不是硬性规定,这取决于家长的督促了。
才六岁的孩子,阅读量够大的。这本儿书有三十二面,每一面都是如上图一般,大半图,小半字。学校有个小图书馆,上学前班时老师掌握进度。老师定时让孩子念,觉得会了就给换一本。第二年开始是由小朋友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给老师念,什么时候换书。所以如果我们忙时没时间在家督促他念,或是有时没想起来,就有可能一本书在书包里搁好几个礼拜的(有过。渎职!检讨一个)。
每本书后面都有级别的,最开始是“stage 1",随着难度的增加,级别也增加,这便于老师家长掌握程度。其实老二已通过了“Golden stage”,就是他的年龄段的最高级,也就是超过这本书的九级了。老二非常喜欢一套英文的儿童小说系列“Rainbow Fairy",有五十多本,每天晚上睡觉前爸爸都给念,后来认识俩字儿了,人着急了就自个儿念了,这对他的阅读帮助非常大。所以经验之谈是培养兴趣。
每读完一本书,老师会在专门的本儿上写上评语,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两年快过去,老二还是念了好些书的。一般来说,不管是英国孩子,还是中国孩子,上学上到这会儿仍然是听说比读写要强多了。像老二,学了一些发音,学了好些生词,渐渐地会拼写自己会说,但没学过的字,不过常常会出错的。象上回博克里他的环保画里的“Pollution”,他就根据他听到的,然后会说了,然后用自己仅有的发音方法,拼成了“Ploushun”(虽然错了,我还是觉得他蛮有才的,至少动了脑子)。
老大的生日在六月,正好这个周五我要去伦敦出差,就自作主张在River Island买了一个包准备带去送给她。是以我的喜好买的,我喜欢简洁低调但质地比较上乘的东东。只是质地每上一上都是要花银子滴。希望俺们家公主喜欢,要不只有我自个儿受用喽。
来个特写。其实俺们还是有点儿小气滴,没舍得买另一个四十五英镑的俺更喜欢的,只买了这个三十英镑的包。想着没准儿夏季降价时能扫一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