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起春晚没有人再能打起精神去将它从头至尾的看一遍了,但家家户户的电视机一定是对准这个春晚这个频道的。中国人不再迷恋春晚,但如果有一天没有春晚人们还真不习惯。我们并没有在其中得到快乐,我们有习惯性的上了“瘾”。说欲罢不能也好,说躲避不及也罢。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我们看得不是春晚,是寂寞。因为大年三十儿如果不看春晚好像就少了什么,但看了吧,也不觉得有什么收获和营养。“春晚不是万能的,没有春晚是万万不能的”。
虎年春晚点评之一:舞美比节目更绚丽
说起今年的春晚,如果一定要说说赞美的地方。我觉得唯一值得赞美的就是在舞美设计。灯光和LED背景的运用几乎达到了一种极致。在08北京奥运会后,LED背景成了中国各种大型文艺表演的首选。去年的山东全运会开幕式用了,今年的春晚同样也用了。今年春晚的舞台给人视觉的震撼真的可以说是无法挑剔啊!其中印象很深的是《荷塘月色》那个舞蹈和王菲的《传奇》,王菲站在舞台上,出现了漩涡的样子,似乎已经风起云涌,传奇再现,美轮美奂!还有小虎队在演唱《爱》这首歌时,背景似波浪一样,此起彼伏,甚是壮观!此外,2010年春晚,我们欣喜的发现,不仅是背景立着的大屏幕,连上面的棚,和舞台地面也成了LED大显神通的地方。给人视觉的冲击全面提升。“三维”的效果又得到了凸显。
虎年春晚点评之二:网络语言在爆发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雷人”……诸如此类的网络流行语,在春晚舞台上大行其道。这些网络语言不只在一个节目里出现。网络语言已经不仅仅在网上流行,已经变得很生活,很口语。我们不得不说是时代的进步,是时代的改变。让网络成为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每天说的话都离不开网络。我们姑且不说这些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恰不恰当,就这样高频率的出现也很“雷人”。 除了网络语言大行其道,《阿凡达》也被拿出来好几次。在网络语言盛行的背后,是不是创作者创作的元素的匮乏和山寨精神的泛滥呢?值得人的思考!
虎年春晚点评之三:语言类变得势均力敌
今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真的难分伯仲。不是说都那么好,而是都不怎么样!赵本山不再牛了。甚至有博友说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管本山大叔是不是江郎才尽,至少本山大叔今年的表演确实没给我们什么惊喜,小品《捐助》的亮点很少。包袱笑料也不足。而且不难看出本山大叔的用意是想全力的捧出爱徒王小利。几乎所有搞笑的台词都给了徒弟。在小品里我们看不出“笑果”,却看出了本山大叔“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为了赵家班的明天,在春晚的舞台上把根留住!本山大叔,我看行!
赵本山不能给我们惊喜了,我们还能期待春晚有什么“救命稻草”呢?郭达蔡明还是不温不火,黄宏巩汉林先是经历被换剧本风波,后是延续原来作品老调重弹;冯巩没有牛群和郭冬临还是不能发挥到最好;而郭冬临呢?似乎这几年都是一样的故事,就是一个妻管严的命啊!角色未免太过相似。去年本山大叔捧出个小沈阳,而毕竟小沈阳还是很单薄的站在舞台上,想自己独挑大梁还为时尚早。小沈阳本身小剧场式的演出,在春晚的舞台上真的发挥不出来了!
虎年春晚点评之四:回顾成了唯一的法宝
语言类节目不好看,歌曲节目又该怎么突出重围呢?虎年春晚告诉我们回顾经典。回顾成了绝对的法宝。在支持率最高的节目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比如《再聚首》小虎队的再聚首,成为了最受认可的节目。这也许就很好的证明了怀旧的力量。而王菲登上春晚至始至终都备受关注,也不得不说还是怀旧的力量。只有怀旧,回顾才能受到欢迎,毕竟这年头流行“复古”。王菲回来了,在春晚的舞台上让多少人都欢欣鼓舞。久违的好声音还是那么空灵婉转。时间不曾改变什么,只给了她一份洗尽铅华的美丽。
总体的说春晚还是老样子。伴随着关注而来,伴随着争议而走。每年如此,年年如此。
http://s13/middle/47712ce3h7fb0842e02fc&690
王菲在演唱《传奇》 风起云涌 美轮美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