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荷

(2009-01-16 14:25:27)
标签:

莲叶

燕子楼

盼盼

罗裙

李白

彭城

杂谈

说荷

 

说 荷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以鱼儿戏水于莲花的江南乐府诗寓意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爱“莲”谐“怜”。以东西南北的鱼戏成就出一幅活泼情趣的画面。再看看唐朝士大夫王昌龄笔下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把女孩的罗裙比作荷叶,脸庞像盛开的芙蓉。池塘中的人花已经分辨不出,只能闻歌声辨出所在……美的分不出颜色。

 

这采莲女的歌声飞到了诗仙李白耳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那?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能手,在《古风》二十六中写到“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诗仙已经为这朝的荷花生出些许担忧了。“济苍生”、“安黎元”的思想显露其中。

李白的忧患被刘希夷听到,就有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荷花不都是照常开放?

 

时间流逝,到了苏轼东坡居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写下《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后两年,在彭城夜宿燕子楼。“有个尚书的爱妃名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中十余年,幽独块然……”二百多年过去了,燕子楼依然尚在,出于诗人雅兴,夜宿燕子楼中,恰巧当年楼主盼盼入梦,故有此作。就是这首《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夜半更深,被夜梦惊醒的东坡先生,也许就是看到了那圆圆的荷叶中间或滚落一粒粒银色浑圆的露滴。

 

又过了几十年,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又道出离别相思之苦。“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零落的荷花随着瑟瑟的秋风一天天的消退,说出了迷离惆怅的感伤情绪,从眼前到心里。怎奈身处徽、钦二帝被掳,朝廷南迁,丈夫病故,国破家亡时,往事不堪回首,纵有千言万语,却对谁人说?

 

凄苦了这般,实在是时势造英雄,没有那般苦难也成不了许多千古诗人。比起他们忧国忧民凯尔愤世的精英,不如退而求其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了,就是寻个世外桃源,做个桃源居士也是悠哉游哉!

 

那个住在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先生——周敦颐,写下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虽然没有贬低陶渊明的意思,但是晋以后爱菊就鲜有人说了,包括牡丹之爱,也有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但是濂溪先生只是说了牡丹的富贵暗喻争名逐利的人。洁身自爱,爱莲就是爱君子。

 

 

说荷

 

说荷

 

说荷

 

说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