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天
在西藏和尼泊尔摄影(游记)连载四十一
8月18日,早晨5:45,天已经亮了,起床去了杜巴广场。从我住的泰美尔到杜巴广场步行几个街区,就能到杜巴广场。因为路熟,所以走得很顺。
杜巴广场的早市十分热闹,连神庙门口也不例外。
摆摊卖毛线的尼泊尔妇女。
卖尼泊尔的牵线木偶的摊子。
我到广场时,摆地摊的买卖正红火着那!卖菜的买菜的和烧香的敬神的互不干涉。一大群鸽子正被一个布施的老人手中的粮食招的扑闪着争食。几头黄牛旁若无人的卧在路中央,半眯着眼还在打着瞌睡。尼泊尔人拜佛的拜佛敬神的敬神,这不过是尼泊尔人普通的一天。我陶醉在我镜头的画面中,多自然的生活那!
一会儿,穿制服的管理员,口中衔着哨子,边吹边清场了。地摊的小贩忙不迭地收着手中的秤和到手的卢比。8点钟广场就要接待游客了。
杜巴广场的女管理员。
我又到库玛丽寺的回廊去了,总想偷拍几张活女神的照片。无奈看管的极严,没法举起镜头。再回到杜巴广场上,坐在高高的台阶上,寻找着能入镜头的画面。
忽然下面有人喊我的名字,定睛一看,原来是在博卡拉认识的“山高人为峰”的广东小于。喜出望外,和她一起的是她新结识的一个北京女孩。她已经在加都晃荡了十几天了。在等印度的签证,终于决定去印度了。和他一起的大胡子小彭已经回西藏了,准备走阿里然后穿新疆那。
我们边走边聊,在胡同里串来串去。显然她们对加都的街巷已经很熟悉了。为了找一种昨天喝过的酸奶,在街巷中找来找去的。最后还是决定在一家当地人吃饭的餐厅,感受一下尼泊尔人的饮食。
屋子黑且矮,我注意到了第一个门框,低头过去了。终于没躲过第二个门框,脑袋直直的撞上去了。眼冒金花,尼泊尔人的谚语:鬼不会弯腰在我身上应验了。
在里间找了张桌子坐下,请尼泊尔的小伙子来和我们聊天。叫了些米酒和鸡杂,聊着尼泊尔聊着中国。不一会儿,两罐子米酒下肚了,小伙子腼腆的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看着他真诚的眼睛,我们决定去打扰一下。也是对尼泊尔的家庭有好奇。
在尼泊尔小伙子家,我拍的他和妹妹在一起。
走了几百米的距离,穿过一个黑黑的门洞,上了窄窄的木楼梯,小伙子的房间在三楼。我们见到了十分简陋的小房间,象我们70年代的简易楼。有张床和一个书桌,就再没有其他的任何家什了。小伙子上楼去叫他母亲煮茶,回来时带来了他的妹妹。我们和他学着简单的尼泊尔语。可是就学了一句“谢谢”说了好几遍,最后还是忘了。他的妹妹的名字好像是尼泊尔语“美丽”的意思。他的父亲回来了,一个纯朴善良的尼泊尔家庭。我们告别出来,小伙子执意要送我们到杜巴广场。
我衷心的祝愿小伙子还有长着一双大眼睛小妹妹,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