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2006-11-10 05:48:34)
分类: 眼观六路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日本血腥的捕鲸全过程

南极公海,绿色和平组织的“希望”号(Esperanza)目睹了日本捕鲸船“第一京丸”(Kyo Maru)、“第二勇新丸”(YUSHIN MARU NO.2)和“勇新丸”(YUSHIN MARU)捕鲸以及把被捕杀的鲸鱼转交给“日新丸”(Nisshin Maru)鲸鱼加工厂的全过程。

在绿色和平组织拍摄的画面上。绿色和平成员Mikey Resato手举“停止捕杀”的标语勇敢地站在被捕鲸叉勾挂的小须鲸上,而日本水手则用高压水枪疯狂地扫射企图驱赶他。

南极公海,“希望”号与绿色和平组织的“北极曙光”号的橡皮艇正试图干扰“第一京丸”向“日新丸”(sshin Maru)鲸鱼加工厂转移小须鲸。绿色和平成员声称他们将使用一切和平的手段坚持到底。

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在德国柏林日本大使馆前展示了一条长须鲸的尸体,以此抗议日本所谓的“科学捕鲸”活动。日本大使馆对于绿色和平组织的这一行动表示遗憾,并称日本的捕鲸活动是符合国际协议的。

(编后语:这是一组震撼人心的图片,不止是可怜的被残忍虐杀的须鲸,更恐怖的是在一个异类生物面前,人类之间的对峙。为什么日本为了换取经济利益而把这些世界上庞大珍惜的鲸类逼上绝境?为什么Mikey Resato能够勇敢地站在被捕鲸叉勾挂的小须鲸上,用微弱的身体迎接日本水手高压水枪的疯狂喷击?想想非典的果子狸和禽流感的鸟禽,为什么历史上的每次疫情都要无数的动物称为人类的陪葬,难道以破坏生态系统来赢取经济发展的人类不应该是罪魁祸首?我想,在善良或者勇敢之前,生命没有贵贱之分,每种生物都有他们的快乐和满足。人类不能通过自身的生理来预知地震的发生,而动物们也不能享受人类生活的种种便利。当两者之间达到数量平衡的时候,一切的发展或者和谐才能达到最大化,这样的前提是,我们要懂得尊重动物。

希望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努力,如果这能如此,美好的世界将不再遥远。)

无视国际环保组织强烈反对,日本鲸类研究所四艘捕鲸船23日从该国多个城市港口相继出港。此次“科学调查”计划最多捕捉260头鲸做“研究”,此后加工成鱼肉出售。

捕鲸地点为南极太平洋

据悉,此次捕鲸的航行目的地为南极海域和西北太平洋,捕鲸上限为260头,预计9月份归港。

日本捕鲸船此次出航,距离6月16日在西印度群岛召开的国际捕鲸协会(IWC)年会不到一个月时间。

英国《独立报》上月17日撰文严厉指责日本试图使“商业捕鲸合法化”。该报说,本次年会上,以日本为首的支持捕鲸国家将会首次超过反对国。

日用金钱换取捕鲸支持国

强烈反对捕鲸行为的澳大利亚也指责,日本通过长年对一些小国的经济援助,换取了他们对日本捕鲸行为的支持。有这些小国支持垫底,日本预计会在本次捕鲸年会上为“商业捕鲸合法化”做出新一轮冲刺。

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在日本捕鲸行业年复一年的捕鲸行为之下,鲸种族面临危机。

但是日本坚持称鲸总数目前在上升,而且捕鲸是日本的国家传统,鲸肉是日本主要饮食材料。

在西方国家的压力下,日本一度于1987-1988年间中止过捕鲸行为,并接受了一个国际禁捕条约。但是很快日本找到了该条约的漏洞,那就是该条约允许有限的“以研究为目的”捕杀鲸鱼。

日本政府辩解称,捕鲸是为了建立有关鲸类数目和习性的可靠资料,但是批评者指出,达到这一目的完全没有必要杀死鲸。

日媒捅破“科学捕鲸”窗户纸

对于23日开始的捕鲸计划,日本鲸类研究所称,捕鲸为了调查鲸胃容量以及测量鲸体内储蓄的化学污染物。

但是,共同社23日一篇报道则捅破了此次所谓“科学捕鲸”的窗户纸,报道称,在完成“科学捕鲸”后,该研究所将向国际捕鲸委员会上报研究资料,然后将完成研究的鲸送到加工厂加工成鱼肉出售,为明年继续“科学捕鲸”筹措经费。报道说,此次捕获的鲸肉将于今年11月左右上市。

                                                                                      办公伙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