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晓莫写的香港的明星餐厅

(2011-07-15 07:06:54)
标签:

杂谈

 今天早上找稿子的时候,突然找到这个,

想起要去香港逛的某人和某人,

贴给你们看,不知道过没有过时……

好像是晓莫老师写的,

话说我在希望的时候,可是编了不少有趣的稿子啊。

天生是编辑啊。

 

 

 

有人说,香港人好吃,于是成就了亚洲美食之都。此说果然没错,香港集成了中国美食文化的精髓。几次移民潮造就了香港地集齐所有中国菜式,而百多年的西方饮食文化浸淫,这里也生成了中西餐交融的特殊饮食文化。

香港的艺人明星们,在演艺工作之外,对美食的喜好也丝毫不让真正的美食家们。吃起来不够滋味的时候,就干脆自己开一家餐厅来,圆梦也好副业也罢,总之都想为香港的美食文化做些贡献。

 

开餐厅成功考的是财商

香港明星餐厅的采访,并不如想象中顺利。首先,按照资料所示,很多艺人都开了自己的餐厅。最出名的要属郭富城的跳舞餐厅,据说花费了数百万元进行装修,将美食与舞蹈结合起来,是主题餐厅中更显另类的一种。可惜的是,到香港到处一打听方知,餐厅早已改头换面,不复存在;同样遭遇的还有曾志伟开的Anytime餐厅、方中信开在山林道的深蓝酒吧等等。

这颇令人懊恼,为什么明星开设的餐厅最终都面临不幸?难道是明星的号召力不够,还是餐厅的经营有问题,亦或是徒有其表、出品不好?在未联系到这些明星的情况下,对于这种状况的猜测,终于是一个没有结局的话题。

倒是一位香港著名的美食家道出了一些端倪:一心不可二用,再有大牌明星做招徕,务实的香港人最终还是认真爱美味。单靠明星的号召力,毕竟不能成事。这倒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在其中了。

不过在这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比如著名影人张坚庭的“表哥”茶餐厅,就一息尚存;而谭咏麟谭校长与人共同投资合作的“正斗金厨”,也仍然生意兴隆。可惜的是,“表哥”已是难耐美女迟暮,已在苟延残喘的边缘。

长江后浪推前浪,听说陈锦鸿开的餐厅生意也不错,我们倒希望,这样的例子多些,起码给游客一些可观之景、可寻之味,最重要的是可以借着吃饭的机会,撞撞明星,不枉香港自由行一遭。

 

正斗金厨

地址:九龙黄埔花园第八期蔡澜美食坊111铺

参与明星:谭咏麟

正斗粥粉面在香港是出了名的,特别是正斗的云吞面。位于黄埔花园的正斗金厨是谭咏麟与正斗合作的店。由于不巧我们没有约到谭校长的档期,所以就只采访到正斗的老板何冠明先生。

却原来,开一家粥粉面馆子,是谭校长从小的一个梦想,即使是现在身家不知几多百万如他,还是想要一圆自己童年的梦。于是就有了这家正斗金厨。

说起来,这家店的装修的确是很有特色的,采用了金红色系的墙面装饰和古旧的老式家庭化氛围浓郁的餐桌,整体感觉堂皇得来并不俗气。在餐厅的角落里一个不大的厨房,有2、3个火头可以进行现场烹制。老板说,这里晚餐时可以让顾客现点来炒一些怀旧广州小菜,如果客人手痒愿意自己进去炒两味出来也行,总之很随性很亲切的感觉。

何老板说,谭校长虽然不管太多店里的经营,但是对于吃,他绝对是个很会吃、也很“奄尖”的人。有时他会带家人来金厨吃点点心喝喝茶,当然也会对食物的出品提出一点意见。象他这样的甩手掌柜,倒是不错的选择。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表哥”茶餐厅

地址:广东道122-126号中港中心地库

参与明星:张坚庭

说老实话,我们特意选择了午餐时分前往位于广东道中段、中港城对面的表哥茶餐厅,就是为了一试滋味。一行人中还有一位是开酒楼的老板,慕“表哥”之名专程赴港。

“表哥”位于中港中心位于路口处的地库,从台阶往下走时,内心有点惴惴,感觉不是很好。待进入“表哥”店堂,一股失望已经涌上心头。店内人不多,跟所有的茶餐厅布置无二,都是一样的火车座和散台。由于在地库的原因,餐厅内光线不是很好,迎面可见厨房的窗口,侍应生看了我们几眼,示意我们随便坐。一行5人选择了一张稍大的桌子。

桌面没擦干净,隐约还泛着油花,叫来侍应生擦擦台面,结果拿来的抹布让人吃惊地比桌面还油。侍应生随便抹了几下走人,没有人拿Menu给我们,也没有茶餐厅惯有的热情招呼和清茶一杯。

隔壁桌上有一个手写过塑的餐单,写着几款套餐,ABCD都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再叫侍应生拿大餐牌来,结果密密麻麻地餐牌上贴满了白色不干胶,被胶纸盖住的许多品种,有的甚至一整页,只留下三几样菜品,让人大失所望。再看看其他桌,似乎吃东西的少,坐那里喝水抽烟的多,我们不堪店内沉闷的气氛和完全让人失望的餐单,转身走人了。

“表哥”竟然令“表叔们”失望而归!

 

侧栏

店名:宁记火锅

艺人:文隽、舒淇、陈小春、杨恭如、陈晓东

地址:尖沙咀金马伦道5号太兴广场3楼

 

店名:Place系列 3 家酒吧

艺人:尔冬升

地址:香港铜锣街25号、35号和28号开张了的3家酒吧

 

店名:思家菜

艺人:梁思浩及友人

地址:湾仔轩尼诗道

 

 

以下部分是本人“买送”给你的,不是明星开的,是明星常去的。

 

     香港人好吃,作为明星的香港人也不例外。在明星们开美食餐厅之前,他们做的最多的事,跟所有香港的饕餮们一样,就是到处去找好吃的。

与此相辅相成的,很多店家因为味道做得地道而受到明星的追捧,明星们象FANS追他们一样地追着美味;而这些店家因为有明星的追捧,又在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奇特的关系。

 

 

    兰芳园门口有几张小凳,摆放在一个铁架上,忍不住还是拿起小登蹲坐在上面,朋友说,很多老主顾也觉得还是蹲坐在板凳上喝丝袜奶茶,才有那种怀旧的风味和感觉;很多名人爱去的餐厅,比如谭咏麟先生之所以会开一家正斗,估计是因为明星们都爱在跑马地的“何洪记”扎堆儿,而何洪记的传人何冠明先生,根本就是正斗的创始人。这二者的关系就是这样错综复杂着。不过也有一些餐厅,明星们热衷捧场,因为毕竟美食店太多,却不是个个明星都去加盟。

    比如新鸿基中心的海都酒家,古天乐、张曼玉都是常客;月街的大亚日本食品也常常可以见到钟楚红、伍咏薇和Dodo郑裕玲的身影;跑马地是明星云集之处,誉满坊、铢记海鲜饭店、祥兴茶餐厅、莲园……,实在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于是我们此次只是选中几家经典的介绍给读者而已。

     其实,香港的明星有着更亲民的一面,就是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对香港本土的那些美食是永远无法割舍的,所以才会有大明星在歌赋街九记排队等位的奇景出现,他们也跟其他普通香港人一样,对美食美味充满着图腾般的崇拜。

    所以,在本报驻香港记者站楼下的老赵越南菜,谭咏麟(还真是个饕餮,哪里都有他)和邓光荣都曾来帮衬;如此说来,我们在隔壁街柯士甸道上的香港仔鱼旦王吃饭时碰到李修贤,也就是等闲的事了。

    可是,几天开心的采访下来,我却在离去时难过了一下下。顺着柯士甸道西行,我准备到香港童军总会旁边的24小时专线快车站搭巴士返回时,途径吴松街,想起“哥哥”当年最爱的就是这里的新兜记,常常拍戏后一定来这里宵夜,甚至连电影的庆功宴也曾在这里摆!

      穿过感觉中长长的街道,几乎到了西贡街了,才看见新兜记的霓虹灯招牌高高挂着,但下面的店铺已经贴满了各种转租的纸条,内里是空荡荡拆得零落的店堂。唉,无谓猜想是搬迁了还是执莅了,反正欣赏它的人,也不在了。

 

鸿星海鲜酒家

地址:湾仔港湾道8号瑞安中心1楼

明星招徕:周润发、黎明、容祖儿

     鸿星湾仔店不是很大间,在瑞安中心的一楼,从一个小楼梯上去,直接就看到大堂,装修也并非豪华。但这里的店经理诗姐跟我们说,周润发经常会带着老母亲来这里喝喝茶,老人家对这里的点心还算满意。而这家店只出名的石头鱼专卖店,石头鱼系列的点心和送菜不少,石头鱼饺啦、石头鱼两味是清炒跟姜葱炒;特色还有卡通点心,企鹅和石头鱼饺都神似,莲蓉蛋黄的寿包据说也很受欢迎,店堂冰柜里摆着的大闸蟹,想必才是时下最受欢迎的。

    据说黎明来这里最爱吃这里的黄油蟹和烧肉,吃蟹的时候,还不忘了喝点这里著名的花雕,看来黎明也是个善食之人。容祖儿则最喜欢吃吃这里的点心,看来她内心还是个比较卡通的小姑娘。

店家做了几味上来给我们拍照,笔者认为这酒酿脆皮鸭看上去十分惹味,听说也是这里的招牌,烧好的鸭子吃的时候浇点桂花汁上去,香气扑鼻。从早上10点6个字开始茶市,直到下午4点6个字,晚上就只有晚餐。

 

九记牛腩

地址:中环歌赋街

明星招徕:梁朝伟、刘嘉玲

     有这两位大卡士在这里帮衬过,你当然不会不去的了。我们在皇后大道上问歌赋街怎么走时,街边的阿姐头也不抬地说,看见xx那堵墙左转再右转就到九记啦!奇怪我们并没有说要去九记,看来这家果然声名赫赫。

据说开在这里有50年历史的“九记牛腩”,是真的非常牛,中午12点半前不开店,因牛腩每天新鲜回来,早上开始煮至中午。我们到那里大约已经2点多,门口在排队,很小的店堂,主人家也不招呼,大家都很自觉地在门口排队。据说到了晚上5点半以后,河粉就没有了;晚上7点15分至8点半休息晚饭,9点后开始有伊面及米粉卖,10点半后只卖米粉,11点半关门。20块一碗粉,50元爽牛腩,汤也要8块一碗,态度就是爱谁谁!

哈哈,就是这样一家小店,让香港的大部分明星们也来追捧,以前“哥哥”常来帮衬,周润发、谭校长也经常是座上客,香港的小店,就是这么牛。

 

兰芳园

地址:中环结志街2号

明星招徕:林家栋、黄品源等

    说实在的,只写以上这两位,主要是因为只有这两位的报纸记录被老板过了塑贴起来,而香港爱好丝袜奶茶的明星,又实在的多不甚数,而到兰芳园来帮衬过的,也很难数清楚,毕竟,这里开了50年了。

     据说开铺是1952年,老板以独创的“丝袜奶茶”闻名,用不同的茶叶混合,以丝袜隔渣,这样冲出的奶茶,茶味和奶味都清晰可分,口感超滑而香,喝完后口内不会酸酸的。坊间传说,为什么会用丝袜这种工具,是因为它的孔细小而均匀,用来隔茶渣最好。但显然丝袜一说,不是很立得稳脚,兰芳园似乎有其他妙招,想必选茶和加工工序中,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记得蔡澜先生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奶茶的文章,说这“丝袜奶茶”不过是个故弄玄虚的噱头。

不   管噱头与否,当年在街口的流动小档,如今开出一家地盘不大但一开数十年的小店,这期间,世间人事几番新!

    中午时分,兰芳园人满为患,要跻身进去,很难。好容易进得门,想找一个位置坐定,更难。桌面上摆满的,全是装奶茶的杯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