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小记三:毛利家庭聚会

标签:
杂谈 |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是一个特别有趣的民族,几乎占了整个新西兰人口的五分之一,
皮肤黝黑,样子介于亚洲人和欧洲人之间,有着独特的风俗,
比如他们一见面就要进行碰鼻礼,额头碰额头,鼻尖碰鼻尖,据说是闻过对方的鼻息之后就能成为朋友,
这个颇不习惯,刚开始教我们毛利舞的老师教我几次,我鼓足勇气都觉得不能成行,
主要是跟一陌生人鼻子碰鼻子是挺不习惯的,亚洲人嘛,
但参加完这次家庭聚会就基本可以了,不就握个手么?人家只不过把手改成了鼻子,
我们去的这个毛利大家庭房子就在海边,一个大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有三四个好可爱的孩子,
毛利人家庭观念强,基本上聚会时间比较长,先是双方相互见面,碰鼻,地板是木板,还有毛毡,要脱鞋入内,然后双方代表发言,各自唱歌,跟我们去的有一个法加媒体代表团,唱完毛利歌就唱中国歌,唱完中国歌又唱法国歌,五点开始,一直持维到晚上十点,这里是产酒的地方,红酒白酒无限量供应,我因为英语差点,又不太会应酬,结果喝多了,晕晕的,俯瞰远处的海滩,颇为写意。
毛利人延续着原始部落的一些习惯,非常纯朴自然,而且热情,晚餐也极为丰富,一大桌人围着拿食物,都是用的酒会式,总之,朋友聊天在他们这里是最重要的,重要过吃饭,所以他们最关心你们有没收有喝的东西,一边喝才能聊得久嘛。
虽然没说什么话,但还是很感动,因为那种温暖的大家庭气氛。
阳台上烛台,吃完饭吃甜品时点上蜡烛,特别美
房子对面的海滩
新西兰最多蒲公英
晚餐前的酒必不可少,红的白的还有毛利特有的一种药汽酒
楼梯上的照片,很家庭
三岁的小男孩,妈妈很美,他也很美,头发尤其美,金色,又软
傍晚七点,阳光还舍不得落山
车子停在海滩上,随手一照,就很像广告照片,但真的不是故意的
这次的聚集人多,人员来自世界各地,法国的印度的,香港北京广州还有台北……
巨多的晚餐,橙色衣服的是市长夫人
吉斯本的市长也来了,居然是位华人,他是台山人,在这个毛利人聚居的地方,可真不容易,在这个只有二百个华人的地方能做到市长,一方面说明新西兰种族异常和谐,另外一个感叹是,无论到哪里中国人总是那样聪明能干。
市长说得一口流利的毛利话,英语与台山话亦不在话下,听得懂广东话,演讲起来绘声绘色很有POWER,但不会说普通话,听不懂,会说的惟一的普通话是:干怀!
市长的太太也是当地的华人,很苗条,很气质,很像日本人,而市长常常用来说的笑话是;这是我的妻子,但因为长相的缘故,永远有人会叫道,喂,刚刚你女儿在这边……这真是一个拉近距离的好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