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读书会讲杂志,心想一定得去,因为我是个杂志癖。
从《小蜜蜂》《儿童文学》开始,就是一个迷恋杂志的人,初中时会骑十几里单车去板塘买杂志,《香港风情》《电影世界》《读者》,读大学时,最爱泡的地方是杂志室,甚至和管杂志室的人混成了姐们儿,天天躲到那里看,整个大学,只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谈恋爱一件是读杂志,那时候爱的杂志分别是《小说月报》、《女友》、《上海服饰》(每期必买)、《台港文学选刊》,开始我漫漫投稿生涯,前几天碰到刘利君,还在说,从九三年开始投稿,我记得第一笔稿费是八块,第二笔稿费是十二块,这么多年,惟一值得骄傲的事是,我一直靠卖稿赚花戴
读大学时我觉得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像我们老师,到杂志摊,指这本这本这本我要了,那该多么幸福,那时只能买得起三块八的上海服饰,《ELLE》是一年买一本,过一下瘾,那时,这本杂志是最高品味的象征。
来广州,迷过一段时间的《城市画报》,是为了里面赵赵黄爱东沈宏非黄茵的专栏,那是咱们认识广州最初的路径,再后来订过一年《花溪》,作为对手,还是要了解的,最后想不到很多年以后,我也到了这里。
年纪渐长之后, 订过两年《万象》,后来觉得不给力,停了,最近订的是《明报周刊》《一周刊》,超爱,大爱,香港周刊,自由,疯狂,刻薄,猥琐,势利,但依然有一份市民的清醒劲在里面,一周刊是华文世界里最好的一本八卦周刊,虽然有狗仔精神,但有自己的立场,还有自己的眼光,有自己的底线,杂志也好,人也好,有底线才可交可看,没有底线没有立场的人非常可怕,因为你不知道他会去到哪个地步,真是避之则吉。某某周刊某某周刊就是这样,都懒得说他们。
还自费订了《南都娱乐周刊》,因为国内实在是找不到更八的周刊了,虽然这本周刊常常八到事实的反面,但已经很八了,最重要是有偷拍,虽然偷拍越来越少,但少好过没有。另外就是每期都买《伊周》,二块钱,品质不低,真是值得。大牌杂志里,我爱《嘉人》,但也买得少,其他杂志嫌厚,如果碰到就会翻翻,但实在是厚,背不起,常常错过。
昨天读书会,大家强烈推荐下,对三本杂志印象深刻,一是《看天下》,我对《看天下》感情深,完全是杂志对我好,我觉得投缘,后来看天下发展我成为作者,写男女私房话,其实我这把年纪,哪有什么男女私房话,但因为喜欢杂志,也勉为其难,常常写写,一写之下,和溏心、毛利成了朋友,觉得格外投机,深深感到在一个版写稿的人确实气味相投,我们由版友成为网友,最终成为朋友,算是另类的交往方式,她们年轻,比我写得好,谁叫咱大器晚成呢
,只好和八零后一起混。
我是慢慢才发现《看天下》受众巨大,我的朋友独狼订了两年,期期买,忠实粉丝,评价语是内容扎实,最近一次坐飞机我旁边一技术男的在看《看天下》,全程三小时手不湿卷,当他看到我写的那篇金鱼妹的时候,很想问他您觉得这篇还能看么?后来觉得此举太过自恋,断然喝止了自己这种无耻的行为。当然还是很为《看天下》感到PROUD。
月含又提到了《炎黄春秋》,七十岁的编辑和一百零五岁的作者,这种组合很有意思,下次要订。
再后来大家又提到了《GQ》,小会强烈地表达了对此杂志的赞美,我马上发短信给潘西,能给我寄点过刊么,特想看看这杂志到底好在哪儿?潘西答应我这种无理要求,我就盼着看过刊了。
最后,我又想起了《花溪》,其实也是我每期在看的杂志,十块钱,十个精彩的爱情故事,还有贴心的爱情顾问,对感情的贴身讨论与意见,再加上各位老师(尹珊珊韩松落水木丁闺红)麻辣的专栏,挺超值的呀,何况明年有三个重要的有趣的专栏写手的加入,其实也还挺激动的。(这一段挺像植入广告哈
没办法,爱自己的工作这是份内的责任)
还有哪些杂志好看呢?我也在寻找。
惟一想说的是,有杂志陪伴的生活挺幸福的。
当一切不可依靠,一切依靠皆如烟云,至少,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还有个东西在等着你,这种生活,还是比一般的生活要没那么绝望没那么空虚没那么没有盼头吧。
这就是我这么多年一直爱杂志的最大理由。
小麦的锭接在此: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a12ec50100m6mx.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