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筱一

分类: 借兵 |
这几天都在读袁筱一,翻译法国文学的,背景不太清楚,
小麦老师推荐的。鉴于对小麦老师品味的信任,我大胆买了她好几本,
最近买的两本是高兹的《致D情书》还有她的散文集《我目光下的你》
《我目光下的你》真是一本极其有趣的书,
有趣到你会忍不住拿出笔来划那些句子,
每一个句子都可圈可点,意味深长,
有些人,就是有才到你不敢相信,
我抄一下
“我选择了翻译——或者说,翻译选择了我。渐渐的,我毫不怀疑翻译是我做得最具体最实在的一件事情,有一个时期,它把我的心占得满满的,我沉醉在这种关系的平衡之中:有一点微妙和不可捉摸。”
“人格上的分裂,有时并不需要医生的证明。日落时分,我再一次站在街头,觉得自己无处可去,匆匆回家的人们都是在进,只有我是往后退,退得那般犹疑。”
“黑暗是绝望的昏黑,是日常生活可怕的循环。具体而微的翻译,孜孜不倦追求着忠诚,或许只是深沉而悲哀的黑夜里闪电的亮光,可是今天我不再能为它们在突发的几秒钟内消失的黑暗而惊叹不已。”
“生活中有许多细节,它们有时会显得非常艰难,可是大多数的人都平安度过了。”
“人们以欲望抵抗死亡,而流浪归根到底也只是欲望的一种。实现所有个体都是一个具体而微的过程。”
“抵抗是可贵的。”
"爱了,就进入弱者的角色,就永远在惶惶中守候着,做一系列古怪的行为,事与愿违地加速分离的到来——实际上这也没什么错,因为爱的尽头就是分离,就这是我们为一张能够在瞬间挡住身后乱糟糟世界的脸所必需付出的代价。所以,也许性别问题是不存在的,所谓的两性战争,所有痛苦的来源就只有爱情本身,是爱让我们进入一个盲区,因为失去自己,因为看不到世界,从此更加孤独。"
“(科莱特)写作在于她,与生活一样,完全是凭着直觉行进,没有一丁点儿矫情和伪装,她的好处在于爱过恨过,但不自恋,不低头。”
“其实就是没有必要孜孜纠缠着的问题了。就像纠缠爱情里的灵与肉。界定何为忠诚,何为背叛又有什么意义呢?不一样的爱还必须也始终是爱情。始终会导致两个人的相遇,两个人的结合,始终都有一个风风雨雨痢疼痛甜蜜的过程,而始终两个人都不可能彻底融为一体,始终翻译都将脱离原作成为独立的存在。最重要最痛苦的始终是对种种可能性的承担,因为承担就意味着妥协。
妥协是不高尚的,然而作为捍卫方法之的逃避是否就更高尚一点呢?”
无数的闪光的句子点缀在她的文章里面,
以极其女性化细密精致的方式缠绕着,像深红玫瑰再缀上细钻,
香,密,美,闪,一种暖暖的凉意,是一个女人送给这个时代最奢侈的一份礼物。
我在这礼物上画满了圆珠笔印,
内心阴暗,
无非是希望它变得粗犷一点入世一点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