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大学生的就业一年比一年难,于是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这些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但是国内提到比较多的还是如何帮助通过高考、已进入大学的学生来做职业生涯设计,我一直强调的人生设计概念其实要宽泛得多,而且对学生人生选择的介入也要更早得多。
很多人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应该对他的个性的自然发展有所干涉,应给孩子一个纯粹快乐的童年。我也同意,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父母就应该逃避教育的责任,放任其自流。
我们常常把孩子比喻成小树苗,很难想象,我们栽下一棵树苗,剩下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它长大成材。我们需要为它适时地施肥、浇水、修剪枝叶,这样才能保证这棵小苗茁壮地长成一棵参天巨树。
我所提倡的人生设计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理性的教育规划,是家长、孩子和教育者以及全社会需要共同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
我在《人生设计在童年》一书里,提出一个理念:
在一个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就开始。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可以完全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成功。
但是看看现在国内的中小学生,十几年辛苦上学,目标就是为了考大学,而没有就业的目标。他们上了大学以后,就会失去方向,完全不知道将来干什么。等到上了大学时才开始职业探索,其实已经为时过晚了。
在西方的职业发展理论中,童年时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孩子身上的可塑性最大。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一个人的内在禀赋和特殊才干,在孩子的成长初期主要部分就已经定型,剩下的事情只是如何发现和完善这种才干,使之变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具体优势。
如果我们只是懂得扩充知识或者学一些短期容易掌握的技能,而对一个人的内在禀赋特质没有一个长期的探索,没有清醒自我认识,没有完善的通过特定设计的长期打磨,就成了最大的无为和浪费。
我们的家长、教师和学校都应该负起教育所应负的社会责任,要让学生从小开始进行职业发展的教育,了解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探索自己的职业方向。要思考、要知道: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在哪里,高中毕业后要学什么,大学毕业以后要做什么,让他们具有从容地在社会上找到自身位置的能力。
在美国,情况有所不同。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制定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它十分具体地规定了从六岁就应该开始的职业指导规范,并且把所有人分成了四个年龄段,也就是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和成人。在这四个阶段中的职业指导虽然在程度上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内容却是一样的。它要求的三大环节和十二项能力分别为:
一、自我认识:
1.
2.
3.
二、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4.
5.
6.
7.
8.
三、职业规划:
9.
10.人生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
11.变换的男女职业角色
12.
在成长过程中,以上的三大环节,经过不断循环往复的长期过程,才能淘汰、提炼出自己的职业目标,学成、练就很高的职业技能,成为被市场追捧的对象,创造出个人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正是由于国内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遍没有获得类似美国这样的职业发展指导,缺乏职业意识,所以在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不能有意识将学习知识与职业、就业相结合,致使他们大学毕业时难以有足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化的职业态度,这可能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也还要归结到职业预备期太短——没有从小就开始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
我们必须在教育、成长的长期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分析、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对社会、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有前瞻性的认识;培养兴趣爱好,科学地调整知识结构,锻炼相关的素质和能力。这是父母、孩子、教育机构和全社会的共同课题,这里面包含着家长的启蒙和引导,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奋斗,学校老师的教育和示范作用,教育管理者提供的体制环境,以及全社会的配合和理解。
很多家长和教育者说我所倡导的这些概念,在今天的中国实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以高考为指针的中小学教育,基础素质培养都成为很大的难题,更不论这样具体化的职业素质培养。但是我想说的是,当全国的情况无法一天改变的时候,我们应该追求从一些局部的改变开始;当学校本身的教育模式难以改变时,我们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应从自身的改变开始。
经过半年多的筹划,最近,我将带领几十位小学生开展一次美国游学活动,算是对我在书中以及各种演讲中所倡导的这种早期职业启蒙教育理念的一次“放大”实践,我把它命名为“影响一生,改变命运”之旅。
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的高度求知欲以及对外部世界探索的好奇心,引燃孩子们心中的人生梦想之火,唤起他们的早期职业意识,帮助他们培养自学与钻研的精神,学会以体验和研究的方式写作,探索自身的理想和目标。
我们所做活动的立意角度,绝不是一次单纯的境外游玩,也不是外语知识的实践培训。我会用刚刚编写,即将出版的《职业启蒙——人生选择360》一书初稿中的部分内容作为讲义,为学生们授课。让孩子们结合他们在美国的所见所闻,结合他们参观硅谷大公司的体验,结合硅谷专业人士为他们作的职业启蒙报告,写出和讲出他们的心得体会,我会要求他们每个人自己列出至少30种职业,并通过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记日记、写博客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信对于这些中国孩子来讲,这将会是一次别开生面、印象深刻的旅行,我相信这次游学活动一定会对他们“影响一生,改变命运”!
我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唤起全社会对孩子们的早期职业启蒙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