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访谈/书评/消息 |
人生设计名书作者高燕定做客孟菲斯
(原载孟菲斯市2月16日《孟华时报》)
记者/奚卫林
[孟华时报记者奚卫林]
应孟城老友张宏忠先生邀请,《人生设计线路图》和《人生设计在童年》两书的作者高燕定先生做客孟城,于2月10日在
Highland Church of Christ
礼堂作了据他说是近两年在美国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讲。
高老师首先亮出了他的看家法宝“人生设计在童年”理论,强调父母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有意识地让他们了解某些职业是什么状况,帮助孩子从小立志有利于孩子有目标地成长生活,比单纯受家长安排去学各种才艺和课程更有益。高老师在书中已提到此观点与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规定的职业指导要从小学开始不谋而合。
至于怎样设计,高老师建议比如提早在六年级考SAT;家庭财政方面早做技术处理合理藏富;搞清他在书中提到的“大学招生标准公式”,将好钢用在刀刃上,通盘考虑,有时应避开竞争激烈的中学,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高老师只讲了一小时左右,谈吐风趣,各种事例信手拈来,时时引来掌声和笑声。在随后的家长提问时间,有家长谈到孩子参与的社会活动应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参与精神为目的,但有时感觉华人容易把事情做过头,这样是否与培养孩子的诚实精神背道而驰。高老师说不光中国人有功利心,美国人也有。人非圣贤,只要无害他人,于自己有利也就无妨。
又有家长认为高老师在书中谈了许多精英教育,似乎只有去哈佛等名校才算实现了人生梦想,但他却希望孩子首先是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有持久的自信和优秀的表达能力。高老师同意这位家长的观点,认为有爱心和责任感不论做什么都必不可少。之后他用自己培养女儿阅读兴趣的经历传授帮孩子建立自信的秘诀。与一般家长给孩子读书相反,高老师通过假装不信孩子能读懂较难的书,让孩子给他用中文讲英语书中的故事,然后又夸张地大加鼓励,这样孩子既锻炼了总结概括能力,让她保持了中文,又提高了她的自信,一举多得,以至于孩子天天盼着爸爸下班回家好给爸爸讲故事。
有家长说孩子曾在初中时考出了不错的SAT成绩,但到了高年级却不愿多花功夫准备,说老师说不必多准备。高老师不同意老师这样的建议,他认为确实有很多美国人不准备就去应付SAT考试,但他见过很多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坚持象美国学生那样潇洒,但二十几岁以后却后悔了。
有家长指出高老师成功的例子来自女孩子,但男孩子与女孩子之间有很大差别,在十几岁需要孩子与家长配合努力时,儿子与父母有时形成势不两立的局面。高老师很同情这位家长,谈到十几岁青春期的孩子都希望自己popular,但华人女孩的文静好学容易让人喜欢,而华人男孩子却不容易具备普遍的让同学们追崇的条件,如体育出众等,应尽量让他们有自己的圈子,只要不是同坏孩子在一起,成绩一时不如女生也不必指责。
最后有家长问及高老师的女儿现在生活是否快乐,是否喜欢父亲从五岁起为她设计的生活。高老师说“人生设计”本来就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而不应是家长一厢情愿的瞎“设计”。
当问到高老师对孟城演讲的感受时,他说,孟城华人热情诚恳,对他礼遇有加,令他感动不已;演讲时多次被掌声打断,使他感到非常意外;在演讲以后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问答时间里,没有人离场也是很罕见的。高老师说,演讲中,在与听众的眼神交流和演讲以后的高水平提问中,都反映了现场听众具有高水平和高修养,使他感到来孟城演讲是巨大的享受,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他希望通过《孟华时报》对孟城的华人社区表达他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在经过几年斟酌之后,高老师自己去意已定,打算回国去开创更有成就感的教育规划咨询事业。让我们祝他好运,也会通过他的博客关注他的消息。高老师的博客地址为:
http://blog.sina.com.cn/m/gaoyanding
前一篇:美国高中里的中国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