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择校系列(5):招聘、招研不招大学“高中生”—考研、求职大学成绩是关键

(2006-09-21 16:15:00)
分类: 人生设计与职业规划
留学择校系列(5)
招聘、招研,不招大学“高中生”
考研、求职,大学成绩是关键
图、文/高燕定
留学择校系列(5):招聘、招研不招大学“高中生”—考研、求职大学成绩是关键
校园招聘会一角(2006年9月19日,TAMU)
(5)考研、求职,大学成绩是关键
在美国,大学生如果没有完成学业,当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使大学毕业了,如果成绩不好,人生道路也会走得十分艰难。
 
求职的第一步是寄交附有简历的申请信。在校的大学生或者应届大学毕业生写在简历上的内容,一般来说,成绩第一,经历、经验第二。即使是名校大学生,如果在校的成绩垫底,考研究生时也要降好几个档次才能被录取。
 
我的一位西班牙裔的朋友没有上过大学,他的儿子高中毕业时成绩并不优秀,但是沾了少数族裔和家长受教育程度低的两重“光”,在升大学时得到优待,轻易“击败”其他竞争对手,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他的儿子上了大学后,2年内换了3次专业,从机械工程换到生物,再从生物换到金融,一个比一个容易的专业,都是因为力不从心,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最后总算毕业了,靠着当年景气的经济,幸运地找到一份工作。朋友对我说,儿子的这份工作可得好好干一段时间,千万不能丢,丢了工作再找就很麻烦,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实在太拿不出手。
 
学习成绩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简历中最没法“加工”的部分。只有工作较长一段时间,有了工作经验以后,大学成绩才变得不那么重要。那位朋友的儿子自从进了麻省理工学院以后,读研究生的事根本就没有想过。现在,一提起麻省理工学院,就是摇摇头,什么话都不想说。最近才知道,很不幸的是,这位同事的孩子几年前被裁员后,待业在家很久,后来,经过朋友介绍,不得不到韩国去教韩国高中生学习美国的“高考”SAT,一去已经好几年了。
 
很多学生就是因为上了名校,成绩不好,失去了考研究生的资格,也失去了信心。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学生报考研究生时都必须提供大学本科成绩,很多名校要求GPA至少是3.5,即该生在大学期间所修课程的成绩A和B的数量差不多。有些名校的要求更高,如德州大学电子工程系招收研究生,要求本校毕业生的GPA必须在3.8以上,即每4门课中,至少3个A、1个B。对于这个学校很难学的电子工程,拿到这个成绩谈何容易。有位中国名牌大学毕业生的GPA在3.5以下,因为学校给成绩比较严,而且本人对政治等课程没有重视,拉低了总成绩。他申请了好几所美国名校的研究生,也有几所他认为“二流”的大学,结果全军覆没,感到非常“郁闷”。所以,大学一二年级的成绩如果不好,未来的前景就可想而知了。
 
医学院和法学院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会更高,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以前,商学院对报考学生的成绩不是十分在意,而是相对注重其工作经验。近几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商学院逐渐看重报考学生的大学本科成绩,尤其是对中国学生。至于要报考理工科的研究生,虽然研究、实验的能力是重要的标准,但美国教授对中国学生实验能力的期望相对不会很高,可以理解的是对其书本和理论水平的要求就要相对高一些,这些都主要体现在成绩单上。
 
美国大学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同一名学生在这所大学可以拿到很高的成绩,在另外一所大学可能只是中等。很多学校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不会十分在乎学生大学本科所读学校的名气,但是非常在意该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这种现象很普遍。
 
即使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毕业的、成绩不好的学生一样没有什么好机会,没有好前景,找工作时一样不会很顺利。脸蛋漂亮、身材好、能说会道都没用,简历一打开,成绩糟糕的就被顺手扔进了垃圾桶。这一点和中国是非常不一样的,在中国,清华、北大成绩差的学生找工作也比一般学校的毕业生容易很多。
 
在美国名校念得不好的,不如上名气稍微差一点的学校,争取在那里拿好成绩,当“老大”。很多家长都不能接受这一点,但这却是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有的华人家庭就是因为不了解这一点,爱面子的思想在选校时占了绝对上风,在对自己的孩子实力评估不足的情况下,要求孩子一定上名校,从一开始就错了,自己一手毁了孩子的前程都不知道。当然,如果孩子实力雄厚,选择上名校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在美国,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没有上大学名校的原因很多,例如,由于经济上的,专业上的,地域上的考虑,甚至是心理上的原因等而没有选择上名校,这是不能受“歧视”的。这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现象也许可以理解为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美国,考研、求职,大学成绩是“关键”。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很奇怪,其实,有一个不存在“中西文化差异”的简单道理:
 
成绩不好的名牌大学生不是好的大学生,只是曾经的优秀中学生。
 
招聘公司和“招研”大学要的是大学生,而不是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欢迎阅读近期原创文章:
不管国内、国外,都苦,都难——会不会“到了美国就掉价”
《蓝博士12号巴士的教育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