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来信/留言/评论/回复 |
要不要“逼”孩子学什么
——答愁媚的来信
愁媚:你好!
谢谢你关注我的书,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设计的讨论。希望经常一起来讨论有关教育的问题。
关于能不能逼孩子学钢琴的问题,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前年我到休斯顿一个华人家中采访,这家的女儿当时已经上了顶尖的大学。我和母亲、女儿谈了很久,也谈到了学钢琴的问题。这个女孩钢琴比赛得过大奖,有趣的是,在她早期学钢琴时,也经历了被“逼”着学的过程。她们母女回顾了那一段不堪的历史:练琴的时候,母亲坐在钢琴前督阵,女儿一边流泪,一边弹琴。可以想像,那个过程肯定是痛苦的,也一定会被现在很时尚的,提倡“快乐教育”的专家们严厉批判的。但是,现在,她们都很庆幸,她们度过了那个难关。母亲对孩子在音乐教育上的指引,最后成为女孩自己衷心的热爱。这个女孩告诉我,到了比赛前夕,她常常是在学校繁忙的功课以外,一天还要保持练琴6个小时!这时候,反而是母亲心疼,女儿却离不开琴了。
我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提倡家家户户“逼”孩子学琴。要不要“逼”孩子学这学那,应该由家长和孩子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有智慧地作出决定。不过,我确实希望在此表达一个看法,音乐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音乐在生活中跟随着人一辈子,与学校要求的高深的化学、物理和数学比起来,音乐可能更深入人们的生活,更加长久,甚至终生影响一个人。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比学校里规定的某些课程的影响更大。音乐确实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还要郑重提出来的另一个观点是,我们必须承认,没有几个孩子是天生爱学习的,没有几个孩子打从心里喜欢一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学校、埋在学校的“功课”里的。既然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数、理、化,甚至上学、念书都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既然学习本来就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强加”在孩子身上的事情。那么,又何妨再“强加”一次呢?也许,这还是难得的,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的几项东西之一呢。
至于英语学习,我想说的是,英语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从小开始,认真地学英语肯定没有错。
附愁媚来信如下:
高老师:
偶尔在QQ群上发现了一个网站,说是关于儿童教育的一篇好文章。于是看到了高老师您的《人生设计在童年》。我完全被震憾了!我的迷茫顿时云开雾散,重新培养儿子的激情和感觉又找回来了。在进入您的博客后,我觉得我的儿子真幸运在童年时就遇到了您!
我儿子七岁三个月了。在这七年中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诱导他按我们的思路健康的成长。效果也还算显著。
他现在正上二年级,从学前班起就每学期拿三好生的奖状回来。在与其他同年级的小孩稍稍超前的情况下发现他对音乐还有点天赋,能够把听熟的歌用电子琴毫无误差地弹出来,当然是单手。我曾请了一个月的家教,结果半年他不摸琴了。我只有顺其自然,现在他的电子琴能无师自通地左手和拍,和伴奏弹完整的曲子,还是比较难的电子琴示范曲。他没有系统地学过电子琴,只是小时候他爸爸带着他把电子琴当玩具玩,表现出的乐感很强。他的性格比较害羞,人前不爱表现,只是自己喜欢才去弹。
因为有这个经历,所以对于英语也不敢强求他系统地学,怕他产生逆反心理对以后学英语不利。
请问高老师:
我能不能逼他学钢琴?还是报个电子琴培训班让他系统地学学乐理知识?强化训练会不会导致他对音乐失去兴趣、最终不摸任何乐器?还是顺其自然?因为我对音乐一窍不通,我能对他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我还能为他做些什么?
对您说外语越早学越好的理论我们也在实践,可是我们这里没有新东方,也没有信誉良好的培训班,在暑假中给他报新东方效果会好吗?恳请您在百忙之中给我们指点,谢谢了!
我虽生在高知家庭,却没有受到正规的大学教育,与家庭教育偏离有关,身为省重点高中第一批特级教师的父亲曾哀叹他一生最大的失败是子女教育问题……我们不想重蹈覆辙,一直在寻求怎样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小孩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做一个成功的人,直到看到您的书!如雪中送炭般打动了我们做父母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