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的文殊院及文殊坊

(2007-10-18 03:01:32)
标签:

休闲生活

成都

佛教寺院

文殊院

文殊坊

分类: 味道成都

成都的文殊院及文殊坊

(供香港电台《双城记》稿)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成都市中区著名的佛教寺院——文殊院,以及依托于文殊院而建立的文化休闲胜地——文殊坊。

首先我们给大家讲一下文殊院的历史由来。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隋朝,唐代的时候称为“妙圆塔院”,到了宋朝,又改名为“信相院”。再后来“妙圆塔院”就毁于兵乱了。到了清代康熙年间,道行高深、佛法精远、智慧超凡的慈笃海月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民众和僧侣把它看作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在康熙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697年集资重建了庙宇,于是改寺院的名称为文殊院。康熙皇帝御笔写了“空林”两个字,还钦赐了“敕赐空林”的御印一枚。康熙皇帝的墨迹至今仍存于文殊院内。后来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文殊院便逐渐发展成为以文殊院为依托的文殊文化脉络。文殊院的左侧有一道窄窄的小回廊,穿过回廊,柳暗花明地出现一座宽阔的院子,栽着一些花花草草,中间有两口放生池,成千上万的乌龟或浮在池上或卧下池底。两池之间,是一道廊亭,廊亭的两侧有几十位老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怡然自乐,叫人羡慕不已。

说完了文殊院的历史,我们再带大家到文殊院里面去看一下。文殊院的门票是成都所有景点中最便宜的,才五元。迈过有一尺余高的文殊院的大木门槛,进了院子,眼前就是一个清净的世界,三三两两的善男信女正在炉前焚香祈愿,香火特别旺盛,文殊院是坐北朝南,建筑面积有11600平方米。分为天王殿、说法堂、藏经楼,三大士殿、大雄宝殿、整个建筑庄严肃穆,古朴宏大,是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四合院。

成都的文殊院及文殊坊

我们再来看看文殊院里面有哪些珍贵的文物。首先给大家介绍文殊院的钟楼。文殊院中进门处不远方,有一座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这口大钟是清朝康熙年间铸造的,虽然历经百年,但是仍然光滑清晰,敲打起来钟声浑厚优雅。第二件著名的文物就是菩萨塑像了,比如观音大士像,这坐像是青铜铸造,是雕塑精品。另外有一个叫护法神韦驮塑像,是清朝道光九年,也就是1829年第七代方丈本圆用青铜翻砂而成,工艺精细,童颜神态,体现了“童子相貌,将军威仪”的风度。还有一尊列为“空林八观之一”的缅甸玉佛,是文殊院的僧人性鳞和尚于民国11年,也就是1922年历尽艰辛,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另外,院内还有300余尊大小佛像,无论是石刻、铜铁铸造,还是木雕泥塑,都具有文物艺术价值。另外,文殊院里最有特色的是这里为数不少的匾额,其中最有名的是王羲之和马识途的书法,还有一些清代王爷的墨迹和全国各大寺院主持、高僧赠送的匾额,艺术性都很高,远非民间一般的书法家能所比,没想到佛家的书法艺术也能如此登峰造极。此外文殊院还珍藏有许多其他的珍贵文物、佛经和文献上万册,像寺庙的僧日先宗法师等3人于每日清晨用刀刺伤舌头留流出的血书写的“舌血经书”;还有明神宗的田妃绣的千佛袈裟;清朝成都市民杨遇春的长女以自己的头发绣制的水月观音。其中以院内所藏唐僧玄奘法师的顶骨尤为珍贵;1942年在南京发现3块唐僧顶骨,现在有1块留存南京,1块在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这1块就留到了成都。

世界历史都市的街区有各种各样的特色,都市禅林便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而文殊院就是世界闻名的都市禅林,文殊院对成都这个历史都市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成都的和谐包容、智慧诚信的历史精神注入了一股智慧禅道与和谐禅悦的清泉,为喧嚣的市区留下了一片空灵、清虚,是一条极乐净土似的街区遗产。文殊院的都市禅林文化流传了上千年,虽有兴废,但却从来没有迁移,同时还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文殊院的兴建,带动了成都传统工艺珠宝、金丝、银丝、铜丝作坊的繁荣和专业街道的出现,带动了成都的北市繁荣。这种寺庙和都市结合的都市禅林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

现在给大家讲一讲依托于文殊院而建立的文化休闲胜地——文殊坊。

文殊坊位于成都市中心人民中路旁,以文殊院为依托,面积为33.25公顷,由九条仿古街道组成的文化休闲购物街,这里的建筑都是川西庭院的风格,幽深古朴,文化品味很高,融合了吃喝、娱乐、观光、休闲、购物等内容,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形成了一块风貌独立,构成完整的老成都风俗区。全方位囊括由“佛禅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等构成的老成都风情,再现了历史成都的文化传奇。是代表成都文化名片的旅游休闲胜地。文殊坊是围绕着文殊院而建成的街道,在成都的市中心构建了一座功能完备的川西建筑博物馆。游人可以在文殊院茶室品尝四川特有的盖碗茶,手捧茶船、茶碗、茶盖,耳听民间艺人的弹唱,尽情领略川西风情。这里所有的店铺的牌匾都很有特色,都是木质鎏金字,大小不一,书法虽算不上大家,但是也各有特色,为这九条街道增色不少。除了店铺以外,文殊坊还有很多独立的院落,从木门进去,院子都不是很大,放置着木制或竹制的桌椅,周边点缀着一些植物,极其雅致,基本上体现了老成都的特色和风俗。这里许多店铺经营的都是成都特色的产品和风味小吃,与其说是产品,倒不如说是在经营巴蜀文化要确切得多。巴蜀文化的根脉在这里得以恰到好处的延伸。

成都的文殊院及文殊坊

 

殊坊的特色

文殊坊和文殊院的风格保持一致,以寺院建筑最常见的颜色红色和黄色这两种为街道的主色调。街道的两边配有一些对联匾额,石狮瑞兽之类的装饰,宛若置身于古代繁荣市集当中。文殊坊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商店,商店中出售的多是佛教用品,也有一些工艺饰品甚至珠玉宝石之类。门口进出多有门槛,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可以体会一下扶着门框跨进跨出的感觉。店中商品除了藏香佛经,还有笔墨纸砚,蓝田美玉,木雕根艺,丝绸锦帕,茶具屏风这些让人觉得雅致的工艺精品。说到工艺品,不得不说说刺绣,除了一些店铺陈设的刺绣成品,在大街中央,还有一处透明玻璃房建筑,里面有数名身着旗袍的美女绣娘正在一针一线地共同完成一幅巨大蜀绣作品。据她们介绍,从去年国庆文殊坊开街起,15名美女绣娘从早到晚,轮流在一幅巨大的布幅上刺绣,一针一线忙了200多天,于今年的4月28日晚上终于收针。这幅蜀绣长达55平方米,是全国最大蜀绣作品,而且参与人数也是最多的,从前期设计到后期装裱共有30多人。另外,题材也很新颖,它的蓝本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四川省城街道图》。以前蜀绣从来没有绣过地图,现在这幅蜀绣捐给成都会馆,并正在申报基尼斯世界纪录,有机会的话,香港的朋友可以亲眼来看看如此之大的一幅蜀绣工艺品。说了蜀绣,我们再来说一下蜀锦,蜀锦是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殊坊的蜀锦名店为金石轩,这里的蜀锦丝质柔软,绚丽华贵。这样的蜀锦在汉唐时候,是四川向朝廷进贡的贡品,以及朝廷对王侯贵族的赏赐品,蜀锦名贵,其价如金。据金石轩店主介绍说:“蜀锦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是有她厚重的文化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工艺技术在里面,所以蜀锦产品必须忠实于她独有的工艺技术,坚持原创化、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制作工艺路线,才不会失去她美丽的神韵。”

除了金石轩,还有一家金石轩仿古居家饰品店,店中的均为纯手工艺精心制作,使其具有石材自然风化的效果,纹理清晰,古朴典雅,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店内饰品有挂饰、摆件、灯饰三大系列,上百个品种,非常适用于带有中式风格的居家饰品,价格也很适中。

在充满民俗特色的文殊坊,同样可以感受到时尚的味道,例如文殊坊的印象酒吧,这家酒吧就对时尚和传统进行了很好结合。一走进印象酒吧,迎面而来的是四周墙顶上图腾般的绘画,充满动感与神圣。原来这是店主专门找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为印象酒吧量身创作的。在雕廊画栋的酒吧墙面中央,店主将老照片围着墙面挂了一圈,更加强调“印象”之美。抬头是一片明亮的大红色,四周还有甲骨文,在甲骨文的衬托下增加了历史厚重感。坐在这样充满文化内涵的酒吧中,听着或优雅或动感的音乐,和三五知己、和相爱的人把酒言欢,真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啊”!高兴了就去店主专门为客人开辟出来的留言墙上涂鸦心声,让它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后来的人!

最后我们来品尝一下文殊坊的美味与佳肴。走在文殊坊的街市上,各种美食的香味刺激着味觉,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让人胃口大开。首先是夫妻抄手、夫妻饺子,抄手在中国北方也被称为馄钝,店主伍有财夫妻,是正值“钻石之婚”夫妇,俩夫妻都是四川广安人,所制作的饺子、抄手深受食客们的称赞,先后开起了多家加盟连锁,现创新研制成功养颜去脂的保健食品,在成都的文殊坊首家登场亮相。店主伍有财并非凡夫俗子,祖上为清朝御善房厨师,其后人在继承饺子、馄饨各家所长的基础上,集中华南北饺子、馄饨所长。

文殊坊另外一个特色小吃就是宣兔头,也就是经过卤煮的兔头。宣兔头的创立缘于一段传奇的经历:店老板宣大姐当知青时与她照顾过的一位孤寡老人结下善缘,老人是一位大军阀的高厨,练就一手绝活,感动之余将去除兔头草腥臭的秘方传给宣大姐。一个偶然的机会,宣大姐乔迁新居,请新闻界的朋友吃饭,吃的菜当中就有兔头,记者们吃后连连赞叹,建议她干脆开个店,把美味奉献给好吃嘴。于是宣大姐便在成都三环路以外的郊区开了一家小店,没想到吸引了众多好吃嘴光顾。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甚至有的人“开着奔驰车买兔头”以及“一天卖出15000只兔头”记录,店里共有五香、麻辣、鱼香、火锅、孜然、开门红、椒麻、霸王等8种口味的兔头,任食客挑选。如果香港朋友来成都,在古色古香、环境幽雅清新的文殊坊街边小店啃兔头,尝美味,岂不美哉!

(注:本文系参考加工文稿,非本人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