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姆笔下的中国人

(2015-11-22 23:15:10)
标签:

文化

情感

历史

教育

分类: 读书札记

读英国小说家毛姆《木麻黄树》小说集,最大的触动不是这本为毛姆赢得“最伟大小说家荣誉”的独到文笔和阅读带来的深刻思考,而是毛姆笔下对中国人描写带来的触动。

“新加坡是个五方杂处的地方。有马来人,虽说他们是这里的土著,但在城里的日子却不很惬意,人口也少;有中国人,他们灵活、机警、勤快,成群结队地聚集在街头;有皮肤黝黑的泰米尔人,光着脚,走路悄无声息,好像异乡的旅客;有时髦富足的孟加拉人,他们轻松自如地应付周遭的环境,而且自信满满的;有狡黠的日本人,他们似乎总在忙着一些紧急而绝密的事务;有英国人,他们戴着遮阳帽或白色鸭舌帽,或是坐在小汽车里飞速行驶,或是悠闲地坐在人力车里,摆出一副不动声色的派头。”这段在小说《铁行轮船公司》开头对几个国家的人不同的形象描写,非常中肯地肯定了中国人优秀的一面,而“成群结队”说明我们的国人,早在20世纪初就有很多人移民他国,移居他国生存下的灵活、机警、勤奋,包涵了多少艰辛、多少打击、多少挫折、多少磨难、多少智慧啊!仅仅六个字,毛姆就概括了一国家人的品性、形象和对生存环境的敏锐程度,笔力的确了得。

“‘船上的人都听说了。’、‘我知道。你难道认为就我一个人在谈这件事吗?那些印度水手和中国人,他们都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儿。你不会觉得他们需要你教导吗?他们清楚这不是平常人得的病。’”这段对话,是指那个马来女孩向她的英国男人使的咒语——“你走,但我告诉你。你绝对到不了家。当陆地沉到海里去的时候,死神就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在重新看到陆地之前,死神会把你带走,就像陆地沉下去一样。”而她的男人真真的就应了她的咒语,在即将看到陆地的那一刻死于让人无法相信,却是事实的“打嗝”不止的怪病小疾。而印度水手和中国人,竟然未知而觉地懂得这种魔咒的怪诞离奇,应是佛教对这两个国家长期的影响。

佛教信奉善恶因果,而这个马来女孩的魔咒,正是对遗弃她的那个爱尔兰人施的咒语。仅她当时的泰然自若的神态就足以让人畏惧——当他把所有的物品都打包,把它们运走,她就坐在那儿看着,直到他把所有家具全都卖给当地的中国人,她都没有说一句话。这样的神态,是女人木然绝望的神情。女人的爱和男人的爱,也许原本就是两种感情不同的秉持,承受失去和分离的痛苦负荷亦当不同。感情洁癖的女人的执着和专注,对这种说走就走、说离就离的男人,是无法理解的,她付出的是心,男人付出的是情和一些应有的经济补偿,原本就是不可比的两种情爱。马来女孩对爱尔兰男人的不是咒语,而是终生拥有这个男人执着的私爱,她一直静默地看着男人离开的绝望神态就是佐证。而当时居住在马来半岛和菠萝州的英国人,遗弃马来女人是个很正常的现象。这种正常的现象,却是建立在马来女子痴情痴心、无可奈何的基础上。

我不相信有什么魔咒,却相信善恶因果的关系。这个爱尔兰人,被马来女孩诡异的咒语成谶,只是当时重多被遗弃马来女人恶果应报的个例,成为至今马来人咒语恐怖的诡异,该是毛姆妙笔生辉的杰作。

中国人只是在他们鹬蚌相争中,得利的一个渔翁——买些二手家具。阅读这段文字时,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我们中国人异国生活的艰难、甚至穷困潦倒。当然,如今我们国内不乏购买他人用过旧物的现象,且我尤为赞同这种旧物利用的简朴和环保,我们叫二手货,但多是生活拮据、窘迫所致。这种窘迫发生国人国内之间的交易,远没有异国他乡生存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笔下体现得辛酸、心痛。如今,国人异国他乡生活,已成为不少人的选择,除了那些官腐、国盗、商投外,但愿我的同胞们在艰辛的奔波中,不在那么拮据、窘迫。

 

 

沃伯顿先生吹嘘说,他的厨师是个中国人,是全菠萝州最棒的,他不辞辛苦,即使条件再困难,也会尽量做出可口的饭菜。他充分利用原材料,也动足了脑筋。这段是《驻地分署》主人翁沃伯顿向助手库珀炫耀的话,话语里充满了自豪和荣耀,而这点自豪和荣耀皆来自他拥有一个全菠萝州最棒的中国厨师。毛姆的这篇小说集出版于1926年,中国人的厨艺在那时、那个英国殖民地不久的地方,已是赫赫有名,可见我国的饮食文化是多么地广博宏大、底蕴丰厚。而我读出的,却是饮食文化底蕴后面的睿智、勤奋、艰辛和几近献媚的能事,读来心沉沉的、苦苦的。

 

那个华人职员走了进来,随手关上了门。他关门的时候是轻轻的,带着谨慎,但是果断,然后朝着乔伊斯先生的办公桌前走过来......那个华人职员每次说话都字斟句酌,乔伊斯先生一直对此隐约地感觉到颇有兴趣,这时他正微笑着......“我要对您说的事情是微妙和保密的。”......乔伊斯先生发现了那个职员狡黠的目光。跟往常一样。黄志成穿着当地最时髦的服装。他脚上是闪亮的漆皮鞋和鲜艳的丝袜。他的黑领带上别着镶有珍珠和红宝石的饰针,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颗钻戒。洁白的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镀金的钢笔和一支镀金的铅笔。他戴着一支镀金的腕表,鼻梁上架着一副隐形的夹鼻眼睛。他轻轻地咳了一声......“先生,我得知的情况是,有那么一封信,是被告写给这个悲剧中遭遇不幸的受害人的。”乔伊斯先生一向赏识这个职员的精明,他说这番话,是故意掩盖自己的想法......“但是这封信是在哈蒙德先生死的那一天写的。”乔伊斯先生的眼睛一眨都不眨。他依然面容微笑地望着黄志成,跟往常一样颇有兴趣地听他讲话......抄件是用外国学校里教华人写的那种连体字写的。这些字写得缺乏个性,跟信中那些不详的词语极不协调,显得非常怪异......从谈话一开始,乔伊斯先生就没有离开过他这个职员的那副令人肃然起敬。此刻,他就怀疑这张脸上是否流露出一丝嘲讽的神色......黄志成从这个问题以及提问的口气中觉察到对方态度的转变,但他不露声色......乔伊斯先生心里完全明白,黄志成知道他要到监狱去探监......在他死后,人们发现他曾经跟一个华人妇女同居,这个事实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明确的、可以作为依据的西......”“天哪!你想让克洛斯比太太到哪儿去弄这一万元钱!我告诉你,这封信是伪造的。”......他一边说着一边望着黄志成。这个职员对他的叫喊无动于衷。他依然站在桌边,一副礼貌、冷静而恭顺的样子......志成这家伙真是聪明,他心想,我不知道他会从中捞到多少油水......店铺后面站着三四个华人。那些店铺都很奇怪,柜台里不陈列商品,不知道这些店铺是卖什么的。那个矮个子的男人穿一身帆布衣服,胸前挂着一根粗大的金项链子......他在屋外说了几句话,然后陪着一个走了进来。乔伊斯先生看了她一眼。自从哈蒙德死后,人们对这个妇女议论纷纷,但乔伊斯先生却从没见过她。她的体态略微显胖,不很年轻,脸庞宽宽的,但是面无表情。她的脸上搽过脂粉,两道眉毛画得又细又黑,但是她给人的印象,她是一个有个性的女人。她穿着浅蓝色上衣、白裙子,一身装束既不欧式,也谈不上中式,但是她脚上趿拉着中式的丝面拖鞋。她脖子上挂着沉甸甸的金项链,手腕上戴着金镯子,耳朵上吊着金坠子,一头黑发上别着金簪子。她慢腾腾地走过来,一副自信而从容的神情,只是脚步有些许拖沓。她紧挨着黄志成,在床沿上坐下。黄志成跟她说了些什么,她点点头,朝两个白人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以上这一大段是毛姆在《信》中对几个华人间断的形象描写,多是对黄志成的描写,阅读后,颇令我震惊。

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聪明、庸俗、浮华、唯利是图,尤其是每个人都戴着足够的金饰品,让人感觉庸俗至极、浮华至极。如果毛姆没有这种感觉,就不会给小说中出现的每个华人都带上足够的金饰品。

戒子、项链、耳环、头饰、胸针等曾经是我很喜欢的饰品,而今已是不屑一顾,夏天也只是脖颈上带条简单的项链装饰,胸针倒是至今喜欢的,也只是简单明了。而朋友鲁和李是从不带这些饰品的,现今想来,她们才是真正的雅致呢。原来,是我俗不可耐了,还自以为美观呢!

毛姆对黄志成的描写尤为用笔,细致到——黄志成穿着当地最时髦的服装。他脚上是闪亮的漆皮鞋和鲜艳的丝袜;洁白的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镀金的钢笔和一支镀金的铅笔。而这细致的终结却是狡黠,这狡黠似乎就是浮华和庸俗的根源,淹没了应有的远见和傲然,令我读来沉重而叹息。

一个人的行为有时会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这是自然的。如个人行为,有时会代表一个地区、或一个省人们的行为——去年去丽江,在玉龙雪山牦牛坪坐索道下山时,我们前边隔两个座的四川夫妇,不时往下扔食品垃圾。那可是足有半个小时的原始森林索道,看着实在让人可恶可憎——陡峭的山巅,捡拾这些垃圾多么艰难、多么危险啊!而保护环境,只需要我们举手之劳——手中的小小袋子或放在随身的包里。儿子至今都认为四川人素质低下,其实儿子非常清楚,这种素质低下的人,只是个别现象。可这种印象,已刻印在记忆里。

在《信》中,毛姆两处讲到华人的个性——抄件是用外国学校里教华人写的那种连体字写的。这些字写得缺乏个性,跟信中那些不详的词语极不协调,显得非常怪异。她的脸上搽过脂粉,两道眉毛画得又细又黑,但是她给人的印象,她是一个有个性的女人。字写得缺乏个性,是我们不少人无可奈何的事情。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当然不是绝对;有的人看去很洒脱,字却写得拘谨、扭捏。毛姆“这些字体缺乏个性”与“她是一个有个性的女人”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她是哈蒙德死后人们议论纷纷的女人,这种在伤悲中个性依然十足的女人,一定是个优秀、而有准则的女人,连举止高雅、风韵娴静、受过良好教养的哈蒙德的情妇莱斯莉都不是她的对手。可见,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个性是不仅是一个人的特性,也是一个人的特质,尽管她也是哈蒙德情妇,毛姆还是以赏识的笔墨认可了她,如毛姆不屑那缺乏个性的字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下的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