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室内设计的几点感悟之一----语言的误区

(2013-05-27 08:54:29)
标签:

设计风格

设计的误区

张蕾康立军

家居

分类: 设计师手记


关于室内设计的几点感悟之一----语言的误区


 

想想老祖宗真是高明,衣食住行,四个字就概括了人的基本需要。

满街都是青灰色的制服,满街都是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家家都是单位配给的家具,那是怎样一个“大一统”的年代啊!如果你出生在70年代,想必一定对此还会有印象。判断一个人的性别,服装几乎没有帮助,看看头发的长度可能会更准确些;倘若无意中走入了别人家,你可能都不会有陌生感,还记得前苏联电影《命运的捉弄》吗?主人公的遭遇,你一定会会心一笑的。

紧接着是花枝乱颤的80年代,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打扮自己,蛤蟆镜、爆炸头、高跟鞋、喇叭裤……

紧接着是大快朵颐的90年代,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喂养自己,珍禽异兽、濒危物种,谁知盘中餐,个个皆大补……

紧接着是高楼林立的21世纪,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包围自己,瓷砖壁纸、高档卫浴、环绕音响、家庭影院……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一切都来的这么理所应当势不可挡,可一不留神就进入了另一种尴尬,标新立异很快蜕变成了随波逐流。拷贝和克隆的力量是那么的可怕和强大,在《骇客帝国》里我们领教过了。

在这个追求舒适讲究个性的年代,怎样设计自己的居室?在讨论这个之前,我想说说几句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

 

关于室内设计的几点感悟之一----语言的误区

 

语言的误区

最怕被人问起的问题就是:能告诉我,您的设计风格是什么吗?一时语塞!也只有语塞。这是语言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语言是我们人类的思维外壳,它和人类的其他造物一样,因为我们对它有着强烈的依赖而为它所役,成了我们交流的误区,思维的障碍。我从来不知“风格”为何物,我想引用这样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所谓“风格”又何尝不是如此:其实世上本没有风格,学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风格。对呀,创新永远是前置的,可是不要忘了,我们人类是多么的喜欢“学习”和“分类”,某种东西被人效法的多了,当涓涓细流汇成了江海,所谓“风格”也就出现了。“风格”的出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人类思维力的怠惰、创造力的匮乏,因此,“风格”变成“套路”,当后置的“风格”被放在创造力的前面,无数种潜在的创造的可能性就被既有的几种可能性扼杀了。有人告诫我们说“不要因为一棵大树而丧失了整个森林”,我们没有听懂。

忘掉“风格”吧,你会因为丢掉了一片叶子而看到了整个泰山,甚至是山外的天地。如果有机会,尝试一下,从横亘在你面前的“风格”上面跨过去,不要做“风格”的俘虏,作一回“风格”的领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