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长总是操心着一些最不需要操心的事情。孩子认识多少个字?数数可以数到几,5岁前可以完成百以内的加减法,小学前要学会小学的知识......
但是最基本的礼仪甚至品行却没有人在意,很多次看到拥挤的地铁上小小一个孩子独自四仰八叉的坐着,甚至站在座位上,大人却在一旁笑嘻嘻着看,丝毫不觉得失礼。在餐厅里,孩子大声喧哗,追跑打闹,用餐的时候依然非常聒噪,吃相凶猛,吧唧着小嘴;在儿童的游艺设施里,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不遵守纪律,加三儿抢到前面,还被家长报以聪明的言语肯定。更有甚者,对待比自己弱的孩子拳打脚踢施以暴力,其家长却熟视无睹,只有当自己的孩子吃亏了才会跑上来“解决争端”。曾经看过一个孩子家长对自己孩子“炫耀”性的描述,说自己孩子特别豪放,是个男子汉,院子里的孩子谁都不敢招惹,手特别狠,家里的剪刀榔头都是最爱,妈妈还给孩子起了一个昵称“小野马”,爸爸还把孩子用小铲子打别的孩子的视频放到网上,我直接无语......如果我的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会非常认真的重视起来,因为这远比他学会各色技能来得重要的多。
仔细考虑一下,孩子有了坏习惯怨不得孩子,普洱一次在欧美汇喝奶茶,抱着自己的杯子还想喝妈妈的,结果把妈妈的奶茶完全打翻在地。我和小康取来墩布,让他一点点给收拾干净了。当时所有的服务员都跑过来,看他还没有墩布高,都要求替他来清理,都被我们拦住了。普洱开始还有些小委屈,但我俩一直在鼓励他,用墩布拖了拖,发现实在拖不动,又趴在地上用纸巾擦。擦干净后,很高兴的问我俩:“爸爸妈妈我擦干净了,我擦得棒吧!”。从那以后普洱再去到那个奶茶店的时候,卖奶茶的阿姨对他很照顾:“啊!这就是那个自己把地擦干净的小帅哥啊!”这一次,他不仅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赢得了现场所有人对他的尊重。也为他将来的行为树立了信心。
很多时候,父母在孩子出现小闪失的时候,想得更多是迅速解决问题,收拾烂摊子,而放弃了对孩子自身的培养和教育,也许孩子的能力有限,但如果你什么都替他解决,将来他到了应该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丧失了这个能力。甚至漠视,逃避困难和挫折。怪谁?家长反过来再抱怨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曾经的种种包办代替?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孩子是这样,家长更是这样。
曾经看过一篇博文,讲的是日本小学生在学校里的自理自立,所有的博友看到后无不感叹中国的教育环境差,但没有人反思自己,自己的孩子不够自理,不够自立的原因在哪里,我们是否把孩子应该干的事情都干了?每天在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时候,当小宝贝儿们背着书包从门里跨过的时候,很多父母动作就是赶紧将孩子的书包摘下来替他们拿着。这样的“小负担”都不能让孩子自己扛。那将来长大了你又对他有那么高的要求,你觉得合适么?
我们的孩子处在一个压力非常大的时代里,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社会竞争的激励和残酷使每个家长都非常焦虑,生怕亏欠孩子,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个父母都想要把最好的给孩子,那就把你的关注放一些在培养他的品德上,培养他的性格上,培养他的毅力上,培养他的习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