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普洱看了功夫熊猫二,孩子看的不亦乐乎,在影院里大叫“太好玩儿了!”(好在我有先见之明,自选最后一排)。
我们俩大人看的感慨万千,美国真的太厉害了,啥叫学习型社会,啥叫拿来主义,啥叫兼容并蓄,看看《功夫熊猫二》就知道了。
都说一部电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浓缩,的确,电影里浓缩了太多东西,主流价值观(关于正义与邪恶、关于情感、关于人生、关于对自我的接受与认同、关于梦想等等)、创造能力(剧本、造型、音乐)、制作能力等等。这些已经足够然、让人感慨了,而最令我们唏嘘不已的是影片在开始的表现方式--剪纸。
对我们七十年代的人来说,这样的动画片还算是熟悉的,在我们的童年里,每部动画片虽然都不长,但是却个个不同,我们有幸看到过水墨片、木偶片、布偶片、剪纸片,她们都带着浓浓的中国味,让我们对美有着多元的认识。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国产动画片早就魂飞魄散,不是模仿日系就是美系。我们不反对模仿,但实在瞧不上拙劣的模仿。
这一次,看功夫熊猫,让我们一下回忆起那些美轮美奂的剪纸片,但是记不全,希望大家一起回想一下。
另外,真心希望现在的所谓“创意产业”的主力军“动漫产业”,咱回头先看看家底行吗?咱先在自个家里下点真“功夫”行吗?
最后,附上“功夫”释意,愿大家都能花功夫思考思考。
1.谓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2.时间。
3.本领;造诣。
4.特指武术

非常想找一张开头剪纸部分的图片,可是没找到。
下面让我们展开回忆吧!

渔童,里面的配音太经典太大牌了,渔童有上海口音,哈哈!

哈哈,猴子捞月,那个皓月当空的森林之夜,美极了。层层交错的树影,非常直观的诠释了“树影婆娑”的含义。

人参娃娃,哈哈,阶级斗争的弦时刻紧绷着!
可是,可是,为什么每次老地主揪住人参娃娃小辫子的时候,俺就莫名兴奋泥?反思,一定要好好反思一下。

狐狸送葡萄

哈哈,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狐狸打猎人,莫非长毛的动物特别适合用剪纸的方式表现?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狐狸就一次次被脸谱化了。

八卦消息就是这样传播的。

神气的小纸人

差不多

这个单纯有趣,个人很喜欢

我们也有个小熊猫《熊猫学木匠》

大家还看过什么剪纸片,快报上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