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俩的梦工厂之最快乐的事

(2005-12-13 10:13:32)
分类: 最小的世界,最幸福的家

我俩的梦工厂之最快乐的事

   

     “小样!”看吧你得意的。:)

 

    我俩身边的朋友都是三十上下的年轻人,筑巢安家成了这一人生阶段的头等大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安闲舒适、美伦美奂?

 

    因为我是学建筑出身,所以在朋友购房的时候,总要让我当参谋,帮忙看看户型、看看房间的格局。面对空荡荡的房子,朋友们大多会信心十足的对你说,我要我的家怎样怎样,颇有一番大展宏图的气势。之后肯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其间免不了会问我们一些啼笑皆非的问题。竣工之后,肯定会邀请各路帮忙的朋友到新居小酌或畅饮,每到此刻,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他们曾热切描绘过的那个梦想中的家吗?离题千里、面目全非。

 

    看透我惊诧的表情,朋友一般都会自我解嘲说:哎呀,不是都说装修是遗憾的艺术吗?

 

    我当然知道事事都难免遗憾,但是遗憾能不能尽量少一点,满意能不能尽量多一点?

 

         最有趣的就是这一次,有个朋友,要装修自己的新居,找到我说:“我们家就想简简单单的,别太复杂,别太俗气就行,快给我提点建议。”我告诉她说,哑口、门套、窗套最好不包太宽,暖气最好不包,墙裙最好不包,地砖最好不用“四菜一汤”式的,(中间大团花,四角小花的),最好不用榉木贴皮,家具宁买勿做。她煞有介事的一一记录下来。总结说:不就是“六不要嘛,太简单了,ok

 

    若干天之后,朋友对我们说:“我们家完工了,你们来看看吧!”一进家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榉木色扑面而来,从墙裙一直蔓延到吊顶,打制的家具粗糙不堪,费尽心机的地面拼花,简直就是一个“豪华”的县级招待所。“这哪里是六不要,这不就是标准的六要嘛”。朋友看我发急,小心翼翼的说:“说得容易,一等开工,看看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出出主意,工人提提意见,不知不觉就成这样了!”委屈得象个孩子。

 

    真有这么难吗?我能帮朋友们圆梦吗?对,为朋友圆梦,这就是我的梦,我是天生的行动派,说做就做,于是我开始收集整理有关室内设计的资料,很快我就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领域,毫不夸张地说室内设计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我尊重科学、热爱艺术,更热爱生活,对室内设计了解得越多,兴趣就越高昂, 能搜罗的书籍和资料都难以满足我的求知欲。于是我就决定好好攻读这一学科,这样,我放弃了原有在设计院的工作,重新回到中央工艺美院环境艺术系学习,并将室内作为了我的第二专业。通过学习,使我接触到各种设计流派,有幸认识和了解了大师们的作品,掌握了当代最新的流行资讯。最重要的,使我悟到了触类旁通的真意。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同样是对空间的设计,同样是对形式的设计,二者之间互为表里,是有机的整体。传统的建筑设计思维模式是由整体到局部,向下向细节深化的过程;学习了室内,使我掌握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就是由细节出发,向上推进,这样的设计有可能会更有整体感,因为细节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整体。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使我在作建筑设计时,会时时关照室内部分,将它的合理性作为判断整个建筑合理与否的依据;另一方面,在作室内设计时,理解和尊重建筑整体,将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内化,使二者在逻辑和气韵上一脉相承、和谐统一。

 

    我时常会想,老天真是很厚待我,就在我学业上大有进步的时候,感情也有了归宿。我认识了我的男朋友,3年以后,他成了我的老公。我们真是志同道合,他是一个大学老师,同样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同样的热爱科学与艺术,更为凑巧的是,在我攻读第二学位时,他也在读他第二学位,而且是同样的学科。

 

    那时,生活真是简单极了、快乐极了,我们读书学习,观摩各类展览,研究楼盘设计、交流心得体会。为了更广泛的了解新工艺新材料,我们将双休日,安排在在建材市场、家具市场、家居饰品店度过,俨然成了一对即将购房结婚的新人。

每当再有朋友需要室内设计的时候,我们就会挺身而出,摩拳擦掌,准备“一鸣惊人”。

 

    我们总要感叹:“朋友们可真是太信任咱俩了。”这是因为,我们都很明白,哪怕是最普通住宅,作最简单的设计,也会花掉他们工作后的大量积蓄。这可比不得画张画,内框、外框、油画布、油彩,能花几个钱、实在不满意,扔了都不可惜.这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好在竣工之后,朋友们都还满意.经过了几次设计,渐渐在朋友的圈子里有了点小名气。

 

    来找我们朋友开始多起来,这期间,有一对年轻夫妇,从朋友那里辗转和我们联系,要求设计新居。我们被带到“新居”所在地,被眼前的景象搞傻了:只看到一个“大坑”------地基才刚刚开挖。好在,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谈得很开心,很投缘,最巧合的是男女主人竟分别和我俩同月同日。时间还长,设计可以完全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一年内几乎每半个月见面一次,倾听他们对未来之家的使用要求,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旧居:五只高贵神秘的暹罗猫、二十一个大型的整理箱。女主人不厌其烦的将整理箱里的宝贝,逐一的拿进拿出,还不时的询问我们什么可以保留,什么应该淘汰;他们家的特殊情况,就是不但要对让主人感到妥帖,还要让他们的宝贝猫咪们得到更细致的关怀。面对这样多双信任和渴望的眼睛,我们觉得责任重大。我们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将这对爱猫人的家,做得让他们和宝贝猫咪都满意。方案在不停的推敲,我们的见面次数也在不断的增加。从房间格局、到建材的选用、细部的施工处理、家具的款式、面料、灯具、五金、配饰无一不在我们的设计之列。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爱猫人的家已从期房建成了现房,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工地,实测、帮他们把关、验房、继续调整方案。终于有一天,我们又聚在一起,当我们把图纸展现在他们俩面前时,他们的兴奋的告诉我们,他们认为这经过了一年磨合的设计是完美的。能得到这样的肯定是最让设计师欣慰的,我们高兴的不得了,手舞足蹈,就期盼着他们家开工后将完美的设计付诸于实践,这一天毕竟已经期盼了整整一年。但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女主人面有难色的告诉我们:“我们家最后还是决定随便装修一下就算了,因为楼里很多人都报名参加了集体装修,那样的话,虽说一定是没什么个性,但跟大伙在一起折腾,一定也不会吃什么亏,况且几种主材还可以打折。听她那么一说,我们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一个推敲了整整一年的方案,就这样没能抵挡得住建材打折的诱惑,在集体装修的大旗下“败下阵来”。

 

    这件事让我们郁闷很久,身体上的辛苦倒不算什么,可是一个殚精竭虑的设计方案,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呢?

 

    但也许是命运安排吧,就在我们打退堂鼓的时候,另一个朋友找到了我们,当时我们和他的关系还不是那么亲密,但他对我们的信任却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很惊愕。

他家正面临拆迁,急等着房子落脚,可以说,将首付款付出就所剩无几了。据我了解,他不是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但他从银行提出了他所有的积蓄,完全交给了我们,然后对我们说:“你们放手去做吧。”钱虽然不是很多,但他对我们的信任却是无价的。

 

    整整一个半月,我们跑遍了北京的建材、家具市场,跑的勤,自然货比三家,买到了好多物美价廉的东西,我们高兴的不得了。终于有一天,所有东西都买齐了,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附近一家肯德基休息。为了犒劳自己,我们邀约了几位老友,打算晚上好好娱乐一下。

 

    老友开车来接我们,看到我们神色疲惫,不仅关切地问长问短,得知来龙去脉之后,朋友打趣道:“要照你们这么干,早晚还不得累死,这年头还是少干那费力不讨好的事吧!好人没好报。”我们忍不住争辩起来,就在这时,我的电话响了,询问我是否在肯德基遗失了钱包,我连忙掏遍所有的口袋,钱包真的不见了,我们急忙掉头返回肯德基,那里的工作人员正等着我们,等取回了钱包,我们不禁好奇地问:“你们怎么会知道我们的电话号码呢?”“你的钱包里不是有很多家具订单吗?订单上的需方不都是你吗?每张订单都有你的电话呀!要没这些单子,我们再想物归原主也办不到啊!”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这些日子辛辛苦苦采购东西,绝对没有白干,我们挑衅似的对朋友说:“谁说好人没好报来着。钱包都能失而复得吧。”

 

         我们也曾有一段设计的“瓶颈区”,设计难有突破,而我们相信设计是不应该有局限的,所谓风格和流派,永远是在某种共性渐成气候之后才出现的.风格永远是滞后于设计本身的,绝不应成为先导,成为设计的束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决定远足,真正走进建筑本身,去触摸它、感受它。

 

    我们上路了,一路行来,残阳映照下嘉峪关孑然孤立;莫高窟似幻似真,恍如隔世;拉布楞寺一定是离众神最近的地方之一;隔着洛水遥望龙门石窟,内心的震撼难以言喻;徽州的民居何其的精美讲究;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小巧宜人;延安土窑,是因地制宜的典范;青岛红砖碧海,水天相接;上海不愧是建筑的万国博览会;福建土楼构思奇巧;湘西的吊脚楼,风姿绰约;海南建筑东西揉杂,极富海洋文化特质.......

 

    那时我们简直成了“饕餮”,恨不能将各种建筑熟读于心.中国走的差不多了,随即萌发了欧洲游学的念头.揣着两万人民币,我又只身上路了,开始了近两个月的旅行。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摩纳哥、希腊......在这些地方,有多少座建筑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灵光,有多少座博物馆珍藏着人类艺术的瑰宝,速写本一页一页地翻过,笔一只一只地用秃,这真是一次神奇之旅,每天内心都会被激情拍打,有种力量在心底一点一点积蓄。

 

         一个人的身体里究竟蕴含着多少力量,一个人的热情究竟会有多少个释放的方向,梦想会支撑一个人走多远,我们也不知道答案。但是,我们会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声音,沿着梦指引的方向走下去。

 

         我们渴望自由,但也不会惧怕束缚,因为只要有一颗自由的心,自由就不会有疆界。

 

          许多看似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触类旁通,我们是有很多梦想的人,有梦就要去追,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如果看到我们成了插图画家、时装设计师、理发师、甚至糕点师,都不必惊奇,因为这也许只是我们又一次接近了自己的梦想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