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高考状元 |
如何看待高考与状元?
孔老师:
1、您是否还记得当年您参加高考时的情景?记得您写过一篇回忆高考的文章,在恢复高考30周年的时候。
答:是的,一言难尽,具体情况请参阅拙文《温酒一杯话高考》。总而言之,那时候的高考是充满“正能量”的,是得到朝野各方面一致拥戴和尊仰的。
2、您认为现在社会普遍重视高考和高考状元的原因是什么?您个人认为是否有必要“吹捧”?
答:其实近年来从高校到全社会,已经逐渐淡化了对高考和高考状元的重视。现在更多的是对高考和重视状元现象的批评的声音。每当一种新的声音逐渐增强时,我们应该警惕的是,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吹捧”状元当然是不理性的,高考成绩相差个10分20分的,可能不说明本质问题。但是抹杀高分考生的优秀性,甚至颠倒黑白,将高分考生说成无能的学生,则是一种变态心理或者另有阴谋,是从现在就要防止的。
3、您如何看待目前在北大就读的学生刘丁宁?她当时放弃港大考北大,您对待这件事怎么看?她蝉联了两年的辽宁高考状元。
答:能够连续两年高考都成为状元,这充分说明了考生的稳定的学习状态和良好的考试心态。这样高素质的考生,能够不为金钱诱惑所打动,理性地在不同大学之间进行抉择,这一点可能比她的高考成绩还能显示其优秀素养。希望该同学不要骄傲,把进入理想的大学当做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4、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在我国七八十年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分配较为均衡,那时高考状元还有出自乡村的。但现在,很少听到哪位高考状元出自乡村。
答:是的,这不仅是状元等高分考生的问题,所有重点大学里出身农家的学生比例都大大降低了。这一方面是个社会公正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国家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如果我们国家的“精英”队伍里大多数人都没有农村生活经验,那将是这个国家的巨大灾难。
5、面对很多组数据,共有3300多名高考状元在毕业后,依然过着很平庸的生活,高分进入名校,却在社会上没有得到理应的成功,您如何看待?
答:这个数据本人不予采信,正如所谓大学排行榜都是忽悠外行的一样,用模糊的标准搞出的言之凿凿的“数据”,不过是信息时代的巫术而已。什么叫平庸?难道非要做大官发大财,骑在人民头顶作威作福,贪污上十亿八亿才叫不平庸吗?我所知道的很多状元或者高分考生,毕业后基本上都是各单位、各领域的业务骨干,人到中年之后,基本上都是领导型人才,而且是德才兼备的那种人才。其中也不乏千万富豪,但那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所获得的。近年这些极力贬低中国高考和高考状元的妖风,背后有着国内外各种势力复杂的政治操作,是需要冷静予以鉴别的。
6、北大有很多高考状元就读,既出了在某个领域拔尖的人物,也有一些在服务行业卖猪肉的学子,您如何看待这种落差?
答:这个问题请参阅拙文《卖肉与成功》。引用一段原文:我认为卖肉跟卖电脑没有高下之分。张飞卖肉,千古流芳。“比尔该死”卖电脑,榨取全世界人民的血汗钱,没啥光荣;其次,卖肉也不必一定非要卖到什么麦当劳,什么连锁店的程度。那些指责陆步轩或者善意地帮陆步轩出主意的人士,都是认为陆步轩属于一个“不成功人士”。他们认为腰缠万贯、鱼肉乡里才是成功,他们不懂得“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也是成功。他们不懂得白天做点柴米油盐,晚上读点唐诗宋词也是成功。在当今这个人欲横流、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谁能体会我们北大人的成功观?伟大的孔仲尼先生说过:“君子不器。”做人最高的境界应该是“不成功”,因为一旦成功就成了个“器具”,就有“不是东西”的危险。
7、在您教过的以往学生中,有没有那种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进入社会却无所适从的学生?
答:广义上我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他们的工作状态也是形形色色,这基本上跟听过哪位老师的授课没有关系。如果专指我指导过的研究生的话,他们毕业后在工作上都比较优秀。但是这也不能说是我的功劳,因为他们能够考上我的研究生,说明此前已经具有比较优秀的素养,应该感谢的,是以前教育过他们的那些老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