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各地古塔众多,现推介些较为有名的古塔。
1、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http://s3/mw690/001j6aQTzy6MZoe9IZM7e&690
中国西南地区著名佛塔,位于云南大理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为千寻塔,为密檐式空心砖塔,方形16层,高69.13米。塔身每层正面开券龛,内置石雕佛像,塔顶有铜制覆钵、相轮。南北两座小塔为10层八角实心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表面涂有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各层分别有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雕刻作装饰,两塔顶各有三个铜制葫芦。1978年和1980年重修时,在塔中发现南诏、大理时期文物600余件。
2、陕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创于唐永徽三年(652年),为保存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塔本名慈恩寺塔,后揣《大唐西域记》所记印度佛教传说故事而名雁塔。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均有拱门,可凭栏远眺。塔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的说法图,刻有当时的殿堂建筑,是研究唐代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均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3、山西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层直径30米,高67.13米,五层六檐,平面为八边形。整个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由于它牢固的结构,历经900多年,经历多次地震袭击,至今巍然挺立。楼阁式佛塔的特点,一是塔身高大,二是每层之间距离较大,塔身每层有木构的门、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檩枋、椽子和飞头等仿木构造。塔内有楼梯可供人们登临楼层远眺。
http://s15/mw690/001j6aQTzy6MZojwxWu1e&690
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内为七层,塔内有阶梯可达顶层。塔内须弥座上砖雕的飞仙、乐伎、海石榴、荷叶花、宝相花、凤凰、狮子、麒麟、仙鹿以及回纹、云纹、如意等图像,是研究南宋装饰图样的可贵资料。塔内还存有南宋尚书省牒碑和四十二家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等。
5、吉林长白灵光塔
灵光塔位于吉林省长白县长白镇西北郊塔山西南端一平坦的台地上,为唐代渤海时期(698年-926年)所筑。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塔,也是唐渤海国遗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为一座平面呈方形的楼阁式砖塔,底层檐下四面皆有纹饰花砖,第二层至第五层四面正中均有方形直棂窗,具有唐代风格。灵光塔塔身高约13米,塔基为等边四边形,塔高五层,青砖结构。塔峰光平素朴。宝塔居高临下,鸭绿江在其脚下日夜不息的流过,登临古塔,可俯瞰一江两国风光。该塔对研究渤海时期的文化和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6、苏州虎丘塔
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九年(601)。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后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级。虎丘塔现高47.5米,塔身全为砖砌,重6000多吨。据记载,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7、杭州雷峰塔
杭州西湖边的雷锋塔,因为白娘子的传说而广为人知。1924年雷锋塔倒塌后,鲁迅先生的两篇杂文更使它名满天下。最初是由吴越国的最后一位国王钱俶以“敬天修德”名义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召集一批顶尖的能工巧匠,在秀甲天下的西湖山水的最佳地段夕照山上开始建造的雷锋塔。新雷锋塔共有五层,高71米,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造型设计是以南宋重建后的姿容为形象依据,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式塔。
8、河南开封铁塔
开封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建于北宋时期(公元1049年),距今已有900年历史。以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中外,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塔高55.88米,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砖面饰以栩栩如生的飞天,麒麟,伎乐等数十种图案,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开封铁塔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
9、南京灵谷塔
灵谷塔是南京地区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层宝塔,它由钢筋混凝土及苏州金山花岗石建造。灵谷塔的原名叫阵亡将士纪念塔,始建于1931年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灵谷塔是一座新颖别致的宝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每层以绿色琉璃瓦披檐。各层外面,都围以花岗石走廊,塔的中间建有螺旋形扶梯,可沿梯252级直登九层。该塔造形优美,典雅庄重,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10、安徽安庆振风塔
安庆的振风塔坐落于长江边,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塔,建于明代,有400多年的历史。此塔为楼阁式砖石结构,八角七层,海拨高82.74米,塔高60.86米。各层面阔与层高自下而上涿层收缩,整体轮廓呈圆锥形。塔内有168级台阶,拾级盘旋而上,直达顶层。每层塔门虚实交错,平台上围以白石栏杆,每层檐角均悬以风铎。塔刹由八角形须弥座、圆形覆钵、球状五重相轮和葫芦形宝瓶构成。塔内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弥勒佛和五方佛,塔身嵌有砖雕佛像、历史神话故事雕像1000余尊及碑刻54块。此塔面江而立,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说塔”的美称。
11、洪洞飞虹塔
飞虹塔,矗立在山西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巅。广胜寺,始建于公元147年;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汾阳王郭子仪奏请重修,始改现名。广胜寺分上、下二寺,相距里许,共有殿堂11座。现存建筑为元、明两代兴修重建。整个佛寺,以琉璃宝塔最为著称.上寺的琉璃宝塔为飞虹塔,是国内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该塔始建于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的。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京师大慧和尚又于飞虹塔的底层加建了一圈回廊,遂成今日之规模。
12、莺莺塔
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内,莺莺塔本名是普救寺舍利塔,位于普救寺的西轴线上。莺莺塔的名称,无疑是来源于《西厢记》。古典文学的名著《两厢记》的作者把红娘月下牵线,张生巧会莺莺的美妙故事安排在普救寺中,舍利塔下,使得此塔成了张生与莺莺恋爱的“见证”;又因为此塔的外观清秀挺拔,婀娜多姿,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很自然地把它改称为“莺莺塔”,而舍得塔的本名倒几乎没有人再用了。
13、蛤蟆塔
蛤蟆塔位于三门峡市西部的黄河之滨,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由于它是宝轮寺的附属建筑物,所以,它的大名叫宝轮寺塔。蛤蟆塔呈四方锥形,共分13层,高约26.5米。塔心结构奇巧,设有梯道可通塔顶。每层四角,装有铎铃,轻风吹过,叮咚作响,犹如美妙的音乐。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塔的周围十几米处,或拍手或击石,宝塔随及就会发出“咯哇咯哇”的如同蛤蟆的叫声,蛤蟆塔也就因此而得名。而且,塔身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斜着的,足为令人惊奇。
14、曼飞龙佛塔
曼飞龙塔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勐龙的曼飞龙村后山上,因其所在地而得名,一称飞龙白塔。
曼飞龙塔由九座白曼飞龙塔塔组成,
坐落在景洪澜沧江对岸的曼阁佛寺,是一座建筑风格特殊,造型轮廓风姿迷人的佛寺。该塔建于傣历565年(1203年),傣语“塔糯庄龙”,意为大头笋塔。直径8.6米。主塔高16.29米,周围由8个边塔环绕联成母子塔群。外观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参差有致,塔群造型优美,风格别致。
塔为砖石结构,建于傣历565年(1204)。塔基为八角形须弥座,座上最外圈为8个佛龛,龛内供佛像,中圈为8座小塔,分列8角,环拥主塔。主塔居中,通高16.3米;小塔通高9.1米,均为实心。在正南向龛下的原生岩石上,有一人踝印迹,传为释迦牟尼的足迹,因而兴建此塔。
15、呼和浩特五塔寺
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