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激活沈阳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

(2016-03-06 11:56:30)
标签:

娱乐

文化

谁来激活沈阳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

    按说,乌镇戏剧节跟大多数沈阳人没多大关系。但从3月4日起,开始有了关系。因为,在乌镇戏剧节获得最佳戏剧奖的小剧场话剧《静止》在1905文化创意园多功能厅上演,连续两天晚上的演出,现场坐满了观众。就在演出前10分钟时,还在不断地加座加座。有人开玩笑地说:“沈阳的文化青年差不多都聚在这儿了。”
    1905文化创意园的多功能厅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剧场,满打满算也只能坐150人,这其中就已经有视线特别差的了。但就是这样,不仅150个椅子坐满了人,因为还有人不断地涌来,就只能加座,实在加不了的观众就硬是站着看了整场演出。
谁来激活沈阳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

谁来激活沈阳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

谁来激活沈阳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

    坦白地说,《静止》并不是个很通俗的戏,而且带有实验和黑色幽默色彩。来看这个戏的人都是关注戏剧圈动态的人,先知道了有这么个剧,然后慕名而来。
    剧不长,40分钟。两角色,两个演员,一个叫房晓航,一个叫卢明, 他们都是来自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演员。剧有笑点有泪点,全剧有一个桥段是演出与观众一起进入戏剧情境:静止走向观众席一遍一遍地问:你是小兰吗?几次得到的答复都是:“我不是小兰。”就在静止几乎在绝望的时候,观众席的一个角落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我就是小兰。”这时,剧场安静极了。然后,我知道,观众真的看懂了。这些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被激活了。
谁来激活沈阳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

谁来激活沈阳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

谁来激活沈阳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

    沈阳观众确实越来越懂戏剧了。从赖声川的经典作品亮相沈阳,到“开心麻花”的多次光顾,还有就是沈阳民间剧社的空前活跃。这些都表明了沈阳不缺少愿意亲近戏剧的观众。
    其实,一个城市的文化与一个城市戏剧的活跃程度是分不开的。早在2003年,上海就出现了“戏剧大道”,到2009年,上海市仅话剧演出场次就高达3000场,20余家民营剧社全部扑向上海市场竞争,现在,在全国演出市场“上海话剧”一个超级响亮的品牌。北京市的东城区早在2007年,就正式启动了“戏剧文化城”的建设,推出了“戏剧东城”的口号,仅2009年一年,全区戏剧演出高达4100多场次、观众95万多人次。而沈阳更是有着丰厚的戏剧土壤,且不说有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和沈阳话剧院这样名声赫赫的专业院团,同时还有一批相当活跃的民间剧社。更重要的是,沈阳着实活跃着一批有文化底蕴的文艺青年。但要彻底激活这批文艺青年的文化神经,仅有一部几部作品还显得不够,好在现在有了很文艺的豫珑城剧场,好在还有像1905这样的黑匣子剧场,好在沈阳还有一批像啥剧社一样的民间剧社。
    有了他们,沈阳文艺青年就有了期待,就真的有机会能彻底地嗨一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