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正之前,坦率地说,编剧的地位从来没有这么高过。基本上写完剧本,编剧就一边歇着去了。但于正不同,打出来就一直被关注。为啥?原因很简单,于正不单是个写剧的,还是制作人,还负责后半程的工作。有人说于正是中国这十年来在媒体曝光度最高的编剧,也是最高产、最富有的编剧之一。
三“最”加身,于正当然就显得另类而特别了。
于正的特别在于一副“浑不吝”的形象。比如,他可以很坦然地琼瑶维权归结为“前辈对后辈的打压”。比如,他的作品《大清后宫》被指责广泛抄袭,但他却一脸窃喜。因为2006年,此剧在各地的收视夺冠,受到香港无线、亚视两家电视台褒赞“商业性强”。
于正绝对是商业性非常强的编剧,他知道时下的观众喜欢什么?能精准地摸准观众的脉,这是一般编剧所不具备的。恰恰是因为他的商业头脑,让他步子越迈越大。直到他的《宫锁连城》惹怒的琼瑶,直到他的《神雕侠侣》被疯狂吐槽。
今年四月中旬,台湾女作家琼瑶公开信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称《宫锁连城》编剧于正抄袭其作品《梅花烙》,并附上部分抄袭比对。更有意思的是,琼瑶告于正还引发内地编剧集体联名围攻于正。而于正版的《神雕侠侣》从选角到开拍就一直备受争议,引发网友热情吐槽,微博汹汹,都说于正这回又把金庸原著给“糟改”了。12月3日,此部在吐槽声中成长的剧集终于在湖南卫视开播,与广大网友和观众见面。和预期一样,刚开播就遭到网友的大规模吐槽,纷纷在微博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称陈妍希演傻姑真心不错,有指此部剧可以是李莫愁的专场等等。更有网友爆出剧中“经典”对白加以戏弄,其中李莫愁和陆展元的对话尤为“现代化”,陆展元对李莫愁说“你看着我的眼睛。”而李莫愁则回应“好小的眼睛。”
这时的于正,一边要应付官司,一边要回应吐槽。但我敢说,于正同样是一脸窃喜。因为,就是在这样的围攻和吐槽中,于正把钱赚了,甚至说,官司和吐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真帮了他。
可能有人会觉得,于正的心可真大。面对内地编剧的集体发难,他就真的不上火。我觉得,他不会。因为,他太了解体制内的编剧是怎么一回事儿。如果有正事,如果有钱赚,估计没几人会扯这闲淡。于正就是于正,他有太多的事要做,要忙“于正工作室”的事,要谋划打造泛娱乐产业链,要忙好多好多事情。
于正的形象可能不是最高大尚的,但不能否认,他是最市场的,最成功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