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大丈夫》,一个强势有个性的新时代女性,一个儒雅有学识的大学教授,一个处于更年期的厨子老爸,三人之间矛盾构成了全剧最大冲突,更构成了全剧的最大看点。三个演员很牛,王志文不用说了,实力派,李小冉青春性感,对角色把握十分精到。最想说的是父亲的扮演者韩童生。那可真是个老戏骨,太精彩了。他把一个更年期的角色拿捏的十分精准。《大丈夫》好看。但偏偏出现这样一说:《大丈夫》可能教坏观众。老少恋会教坏男人。 我不明白,那些说《大丈夫》会教坏观众的言论是怎么样得出的,这不是纯扯淡吗?且不说,中国观众有多坚强,就算教坏,也早被那些相亲节目教坏了。还等《大丈夫》?至于“老少恋”会教坏男人更是扯淡中的扯淡。有人习惯将老少恋最结为或是道德或是思想问题,这问题来的更是莫明其妙。在我看来老少恋根本就不是问题,如果是问题也只是情感问题,或者是机缘问题。很欣慰的是,李小冉也能认同我的观点。她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我特别喜欢《大丈夫》里的顾晓珺这种类型的角色,我是比较喜欢像《大丈夫》里的顾晓珺这种特别雷厉风行的角色。不管是我身边的朋友有这样的情况,还是说假如发生在我身上,我觉得恋爱是不分年龄、国界和性别的,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的愉快,而且他们彼此有爱意的话,那么什么样的形式我都可以接受。” 电视剧本来是消遣的东西,但偏偏有人喜欢夸张一部电视剧的功能。因为夸大,就格外小心。比如描述小三儿、婚外恋,社会对没有物质基础的年轻人的摧残;《裸婚时代》过于现实的生活描写,更是让许多年轻人大大提高了对物质的需求;从婆妈斗法,到年轻人奋斗恋爱,再到这部全视角的“大丈夫”,都在剖析放大描述着生活中有些负面的家长里短。我特别想请教这些人,谁能清晰地告诉我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团麻,生活是解不开的大疙瘩,如果不是乱如麻的生活,如果不是生活中有那么多解不开的疙瘩,怎么会构成冲突呢。没有突破,怎么会有戏剧呢。电视剧拿什么吸引观众?当然是情节和细节。情节是虚构的,细节一定是缘于生活的。细节是编不出来的。 其实,只要大家留意会知道,《大丈夫》中老少恋成功了,姐弟恋失败了,最后,顾小岩再次选择了已经离婚的丈夫。这就很符合三观标准,但说真的,我特别同情晓岩。这种选择其实是在压抑自己,如此“三观”要它何用。电视剧《蜗居》紧急停播,是个挺可悲的事件。我甚至觉得有关部门低估了观众的承受能力。或者说,紧急停播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反映的是男主角是政府官员的背景。 电视剧的题材需要多样化,家庭伦理剧,武侠剧,青年剧。我们都需要。但都归结于一点,要直面生活,要反映矛盾。不能人为的设制限制。限制多了,显得我们特别心虚。特别不好玩。如果电视剧有教坏观众的功能,观众没有你想的好么脆弱。
喜欢
0
赠金笔